說真的,網(wǎng)上這幾年什么沒見過,但“爹一個,娃仨,基因咋能差這么多”這種事,姜文這一家算是被圍觀得最明目張膽的。
你說人家也沒干啥壞事啊,就是仨孩子長得不一樣。但你架不住網(wǎng)友這腦袋就是卷,開始給人家排座次,誰長得好,誰氣質(zhì)差,誰像爹誰像娘,甚至都有人分析“哪個才該繼承導(dǎo)演衣缽”。
我看完照片,也愣住了。不是說誰輸誰贏,而是,這真不是一個畫風(fēng)的。
一個像從盧浮宮走出來的文藝公主。
一個像剛踢完球滿頭汗回家的中二少年。
你說都姓姜,這落差也太大了。
這事兒要刨根問底,你得先知道姜文有仨孩子,老大是他跟法國前妻桑德琳生的姜一郎,后兩個兒子是跟周韻的。
姜一郎這姑娘,說實話,我第一次看照片,真有點眼前一亮。不是說她多絕色,是那個氣質(zhì)——松弛、疏離、克制,關(guān)鍵是她沒那么努力在取悅鏡頭。
這種人現(xiàn)在太少了,大多數(shù)星二代恨不得24小時開直播,微博小作文、拍vlog、蹭熱搜,就差在自己名字后面標個“我很努力”的標簽。
姜一郎沒,她從頭到尾都像“我是誰不重要,我就想過我自己的日子”。
她是那種你刷短刷十年都刷不到一次的人。
你要真碰見了,反倒像撞見了一只城市野生貓——高級,但不熟。
而那倆兒子就不一樣了。
曝光太多了。
小時候上節(jié)目,長大了陪老爸站臺,拍個電影還來個客串。
不是說不好,他們長得也不差,就是太“熟”了。
熟到你連他們叛逆不想上學(xué)、爸媽怎么教育、家里誰更嚴都知道點邊邊角角。
人嘛,一熟了就容易苛刻。
你看明星也是,一紅就說仙女,一塌房就說她當初笑都假。
這倆小孩也一樣,別人家普通人你不會挑人家兒子臉,但姜文的兒子,你就不自覺開始對標:長得像不像爹?有沒有爹的那種狠?有沒有將來拍電影的潛力?
人家是孩子,不是接棒人。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操蛋——你長得普通,人家說你沒天賦;你長得太像你爹,人家說你復(fù)制人;你長得特別,人家說你“不屬于這個家庭”。
說到底,不是這仨孩子不正常,是網(wǎng)友早就不正常了。
還有個關(guān)鍵點,咱不能不說:
姜一郎在法國長大,這玩意就跟植物養(yǎng)在不同土壤一樣,氣質(zhì)真的能長歪。
她不是被中式教育卷出來的,不是被雞娃逼出來的,她身上那點從容,哪怕是裝的,也沒人抓得出破綻。
而兩個弟弟,典型的“文藝家庭但不文藝生活”。
姜文天天跟鏡頭打交道,周韻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家人全在話劇腔、拍攝氛圍里泡著。你覺得他們不會被影響?別做夢了。
在這種氛圍里長大,要么被激發(fā)出個性,要么直接被懟到性格封閉。
他們走哪條路,還不好說。
但我最不想看到的,是公眾用他們長相來開地圖炮。
什么“這倆長得糙”,“不如姐姐洋氣”,“爹白長帥”……
你他媽是挑妃子呢還是組練習(xí)生男團?
——孩子的臉,什么時候成了你評估一個家庭價值的入口了?
講真,姜文這個爹,在處理家庭這塊上,確實沒啥偶像濾鏡。他會在采訪里說自己兒子不上學(xué)、叛逆、吵著結(jié)婚生娃,他會說“頭疼啊,誰知道以后能不能有出息”。
他是那個在《讓子彈飛》里給你上“謀略課”的人,但一說孩子,眼里全是“怎么辦啊這都”。
這才是父親,是真人,不是品牌方。
寫到這我都想說一句:
“你以為在比誰好看,其實是在比誰的故事能打?!?/p>
姜一郎的故事,是隱退、是自由、是“活成了大眾幻想”。
那倆弟弟的故事,是現(xiàn)實、是沖撞、是“還在路上,別急著評判”。
我說句重話:
別用你審美疲勞的眼睛,給別人孩子定性。
長得好看,是命。
活得像自己,是能耐。
你要真懂姜文的片子,就該知道他從來不拍“完美”的人。
那他也不會期待自己孩子都是“完美的人設(sh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