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王怡平)近日,由陜西省文化館承辦的全省群眾文藝創作研討班在西安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縣(區)文化館的110名戲劇、曲藝、音樂干部及文藝骨干參加研討學習。
本次研討班聚焦群眾文藝戲劇、曲藝和音樂創作,邀請了楊妤婕、陳爽、顏彬、李興池、朱宏亮五位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國內知名專家擔任授課老師。各位專家憑借淵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藝術實踐以及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從多元藝術視角出發,為學員們進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答疑解惑,授課內容兼具理論高度與創作實踐指導價值。
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楊妤婕以《曲藝唱詞創作要點》為題,結合自己多年曲藝創作實踐與“群星獎”獲獎作品賞析,細致講解了曲藝唱詞的基本技法與創作要點,鼓勵學員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陜西厚重的文化歷史資源,注重地域特色與藝術表達的結合,創作出更多具有陜西氣派的曲藝作品,以文藝精品書寫新時代答卷。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爽圍繞《溯源守正 固本創新——中國曲藝音樂本體特征與創作探索》主題,從強化曲藝的藝術本體認識入手,與學員們分享了曲藝藝術在當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與方式。在現場互動環節,她帶領學員學唱經典曲藝唱段,讓大家沉浸式體驗中國曲藝唱腔之美,課堂氣氛熱烈,提問交流踴躍。她強調:“只有在繼承基礎之上的創造,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創造。”
天津師范大學廣播電視編導系主任、碩士生導師顏彬以《基于“戲劇情境”的小戲小品創作方法》為題,圍繞“戲劇情境”的構建要素,深入剖析“群星獎”戲劇門類優秀作品,并對陜西“群星獎”戲劇類作品的進一步打磨和提升給予了極具操作性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西安音樂學院教授、國家一級作曲李興池從《關于音樂的創作——兼談“群星獎”音樂作品》出發,為學員們講授如何將陜西方言聲韻特質融入旋律線條、運用“雙四度框架”等特色旋法,以及借鑒陜南鑼鼓等特殊節奏型進行創作等基本技法,為學員們創作具有陜西地域音樂特色的群文作品提供了清晰的實踐路徑。
陜西省文化館音樂干部、青年作曲家朱宏亮以《陜西民族音樂的守正與創新》為題,聚焦陜西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突破,與學員們圍繞“群文創作的守正與創新”展開熱烈討論,他鼓勵大家扎根三秦沃土,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中尋找創新突破,在深入生活的藝術實踐中持續激發創新動力,在學習借鑒優秀作品中不斷增強業務本領。
現場教學環節,學員們走進陜西省文化館曲江館區和陜西省非遺體驗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學習。通過實地觀摩,學員們對群文工作的內涵與外延有了更立體的認知,也為群眾文藝創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與動力。學員們表示,省文化館曲江館區作為功能齊全的新型文化空間,讓身為群文工作者的他們倍感文化自信與自豪,希望省文化館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基層搭建更多優質資源平臺;陜西省非遺體驗中心則像一座活態的陜西文化寶庫,不僅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更讓大家深刻體會到群文工作者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使命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