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未成年人美育教育與綠色閱讀深度融合,近日,煙臺市牟平區寧海街道以“點亮綠色閱讀 守護創意之光”為主題開展未成年人美育活動,在轄區內開展系列特色活動。通過閱讀引導、藝術創作與文化浸潤相結合的方式,讓未成年人在綠色閱讀中提升審美素養,在創意實踐中感受文化魅力,為成長之路注入書香與美育的雙重滋養。
本次活動以“綠色閱讀”為核心,街道工作人員與志愿者共同為孩子們推薦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的書籍,涵蓋經典名著、科普讀物、傳統文化繪本等,引導他們遠離低俗內容,在優質閱讀中培養審美感知力。同時,設置“親子共讀時光”,家長與孩子圍坐一起,在輕聲朗讀中分享故事里的畫面與情感——從《小王子》的星空意象到《中國傳統色》的色彩美學,從自然散文中的草木描寫到科普書中的科學插畫,孩子們在家長的引導下,不僅讀懂了文字,更學會了感受作品中的意境之美。一位家長表示:“以前只想著讓孩子多讀書,現在發現和他一起討論書中的畫面和情感,他對美的感知力明顯提高了,看世界的眼光都更細膩了。”
為讓美育從閱讀延伸到實踐,活動特別設置“創意手作工坊”。結合閱讀內容,孩子們化身“小小藝術家”,用畫筆、黏土、廢舊材料等進行創作。讀過自然主題書籍的孩子,以“森林里的朋友”為主題繪制水彩畫,將書中的動植物形象轉化為鮮活的畫面;接觸傳統故事的孩子,則用黏土捏制“二十四節氣小擺件”,春分的燕子、芒種的麥穗在指尖成型。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把閱讀時積累的審美體驗轉化為創意表達,不少作品充滿童真與想象力,展現出獨特的藝術視角。
活動還融入傳統文化美育元素,圍繞“詩詞里的四季”開展創作。孩子們先品讀《春曉》《小池》等經典詩詞,感受文字中描繪的季節之美,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詩配畫”的形式進行二次創作——有的用淡墨畫春雨后柳枝,有的用明快色彩勾勒夏日荷塘,筆墨與色彩間,詩詞的意境被具象化,文化之美也在創作中悄然扎根。10歲的小宇拿著自己的作品說:“以前讀詩只覺得順口,現在畫出來才發現,原來‘荷風送香氣’是這樣的畫面,以后讀詩都會想到怎么畫了。”
此次活動通過“閱讀筑基、創作賦能、文化浸潤”的模式,讓未成年人在綠色閱讀中提升審美認知,在創意實踐中強化美育表達。下一步,牟平區寧海街道將持續探索未成年美育與閱讀結合的新路徑,通過打造“閱讀+美育”特色課堂、舉辦創意作品展等方式,讓綠色閱讀成為美育的“源頭活水”,讓創意之光照亮成長之路,助力未成年人在書香與美育的滋養中健康成長。
(通訊員 于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