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近日,患者強先生不慎被電鋸割傷,導致食指自第一指節處完全離斷,被緊急送至西安市長安區醫院急診科。患者傷情危重,創面極不規整,大量出血,并自行攜帶有離斷指體。面對這一緊急情況,醫院立即啟動創傷救治綠色通道,急診科及創傷病區團隊緊密協作,成功為強先生實施斷指再植手術,保住了其手指功能。目前,患者斷指已確認成活,正處于功能恢復階段。
患者抵達急診科后,醫護團隊對其生命體征和傷情進行了快速、全面的評估,診斷為左手食指完全性離斷傷,創面污染挫傷嚴重。對于離斷指體而言,6-8小時內恢復指體血運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團隊爭分奪秒安排各項術前檢查,并同步通知創傷病區顯微外科團隊做好急診手術準備。多部門高效聯動,為后續手術爭取了寶貴時間。
手術室內,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精密手術在高倍顯微鏡下展開。麻醉成功后,團隊首先對傷指進行徹底清創,對接骨骼,并細致修復受損肌腱。隨后開始吻合細如發絲的神經與血管。然而,術中探查發現,由于電鋸傷的特性,創面邊緣極不規整,離斷指體斷端有一長段血管挫傷嚴重,無法直接吻合。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顯微外科組當即調整手術方案,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實施“移花接木”——即從患者腕部選取管徑合適的血管移植,以修復損傷血管,最終挽救斷指。
手術由藺秋麇主任與呂蒙醫生等團隊成員協作進行,藺秋麇主任負責清除殘肢異物,在保護缺損的血管神經的同時徹底清創、整理修復離斷食指,使用骨圓針固定指關節骨骼后,探查血管,由深及淺依次修復關節囊、伸屈肌腱等。呂蒙醫生則負責“移花接木”,將取自腕部的淺靜脈移植橋接至食指雙側指固有動脈并進行精細吻合。經過3小時的緊張手術,斷指再植順利完成,術中血管通血良好。
手術的成功只是斷指再植的第一步,術后的科學護理對于手指的存活至關重要。急診護理團隊采用預見性護理,通過系統化預防血管危象(如環境保溫、絕對制動、疼痛控制)、高頻監測血運指標(顏色、溫度、充盈時間)及早干預痙攣/栓塞,結合抗感染等措施,有效降低并發癥風險。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他的斷指已經成活,功能也在逐步恢復中。對于這段經歷,強先生充滿感激:“長安區醫院急診創傷病區的顯微外科團隊,醫術精湛、護理周到,是你們保住了我的手指!”
顯微外科技術要求醫生在手術顯微鏡放大下,使用精細的顯微手術器械及縫合材料對細小的組織血管進行精細操作。這不僅依賴于醫生的顯微操作技術和臨場應變能力,也離不開整個醫護團隊的緊密協作和科學的術后護理。西安市長安區醫院創傷病區致力于顯微外科技術的精進與創新,不斷提升復雜肢體創傷的救治水平,為區域百姓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創傷急救醫療服務,全力守護患者的生命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