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確實賭對了!
退出央視27年,陳佩斯用半輩子拍了一部《戲臺》,卻差點淪為笑柄。
可短短幾天之后,逆襲千萬的票房,卻再次證明了喜劇大師陳佩斯的實力。
而直到看過電影以后,網友們才明白,退出央視春晚,不是因為陳佩斯不行了……
截至7月20日下午3點,陳佩斯的《戲臺》預售票房已經突破了4000萬。
可以說,在今年的暑期檔,即便這部《戲臺》拿不到暑期檔冠軍,卻也能稱得上是今年暑期檔的一部黑馬。
可誰能想到,背靠陳佩斯,劇本改編自經典話劇,主演是黃渤的這一部劇,一度到無法上映的地步。
作為相聲演員的陳佩斯,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但凡看過春晚看過小品的人,基本都忘不了這位小品之王。
1984年在春晚上的那一部小品《吃面條》,既是春晚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小品,也是直到今年都難以逾越的小品巔峰。
可又有幾個人知道,陳佩斯最初的時候不是一位小品演員,而是演員。
陳佩斯的父親是我國早年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曾獲得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榮譽等身。
而出生于這種家庭的陳佩斯,可以說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演過電影拍過電視,和朱時茂聯手開創小品的黃金時代,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喜劇大師。
盡管在1998年,因為和央視產生了矛盾,從此之后淡出了主流舞臺,但依舊活躍在話劇界。
自己創作的幾部話劇作品,堪稱話劇界經典之作,其中一部,就是翻拍成電影正在上映的《戲臺》。
自2015年推出以后,首演三天票房便超過千萬,刷新我國原創話劇紀錄。
時至今日,巡演已超過400場,是我國話劇界當之無愧的現象級作品。
按理說,這樣的作品翻拍成電影,怎么也不至于太差,可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陳佩斯雖然是老藝術家,可他太老了,也太挑了,精雕細琢之下,作品一時半會沒法上演。
這和現在大部分投資人想賺快錢的想法,一開始就是沖突的,這就導致在投資上就是屢屢受挫。
電影開拍七八年,投資人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最后才完全定下來。
而在拍攝上,陳佩斯是老一代的演員,學的也是那時候的拍攝技術,對于現在的技術并不了解。
這就導致他一邊拍一邊學,每一個鏡頭都得一遍又一遍的精雕細琢,最后才能定下來。
然而,好不容易渡過了投資拍攝兩大難關,到最后官宣上映了,麻煩又來了。
最初,《戲臺》定在7月17日上映,可卻遇上幾部大作的的圍追堵截。
姜文的《你行!你上!》、大鵬的《長安的荔枝》突然提檔,7月18日一天就要上映8部作品。
競爭的激烈程度,堪稱是史無前例的高,面對這種難度,即便是陳佩斯也只能換擋,推遲到7月25日上映。
可即便是換擋了,也有不少大作在等著陳佩斯和他的《戲臺》。
以至于這部怎么看都不差的作品,最初只拿到了60萬的預售票房。
可以說,這種成績對于陳佩斯來說,是一場大失敗,徹頭徹尾的大失敗。
所幸,陳佩斯對作品的精雕細琢,換來了應得的回報,在點映開始之后,預售票房一路狂飆,直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4000萬。
而之所以能夠這么成功,陳佩斯也確實是做對了。
作為一部精雕細琢七八年的作品,從一開始《戲臺》就十分出色,每一個笑點都在觀眾的意料之外,每一個角色的設計,也有自己的內在邏輯。
從洪大帥到侯喜亭再到吳經理,每一個人物都有著自己做事的理由,有著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臉譜化的人物形象。
這種看似理所應當的角色設計,卻是現在很多大制作都做不到的事情。
寫到這,也就明白了為什么陳佩斯能夠打贏這場翻身仗,歸根結底,作為老牌藝術家的他,沒有那么多的套路,對于觀眾真誠。
將心比心,用精雕細琢的作品獻給觀眾,而不是把觀眾當成傻子糊弄。
你把觀眾當傻子糊弄,觀眾就會用腳投票不看電影。
所以,從來都不是現在人不看電影了,而是不看垃圾電影了,不看把觀眾當成傻子糊弄的電影了。
現在,陳佩斯用一部《戲臺》證明了這個道理,證明了真正的好電影,從來都是有人看的。!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2025-07-15 每日經濟新聞《陳佩斯致歉!》
[2]官方媒體:2025-07-20 新黃河《電影《戲臺》預售總票房破4000萬》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