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航發動機的轟鳴與技能競技的激情在泉州空港共振,380余名航空業職工在導航定位、安全檢查、運行指揮等五大核心領域展開巔峰對決——這場盛夏里的技能競賽,不僅是泉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生動縮影,更是新時代勞動者以匠心鑄精品、以技能促發展的鮮活注腳。
賽場“智”變,鍛造數字尖兵
在泉州民航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現場,理論考場上的凝神思索與實操工位上的精準操作,勾勒出“以賽促學”的鮮明軌跡。從事飛機維修工作8年的張新峰在斬獲佳績后坦言:“模擬發動機故障排查的考題,倒逼我們鉆研前沿技術,與同行的切磋交流,更打開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新思路。”這種“在競技中精進、在比拼中成長”的氛圍,正是泉州技能競賽體系的核心要義。
泉州民航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泉州市總工會 供圖)
從精密制造的毫厘不差到服務窗口的暖心細節,泉州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始終緊扣產業發展脈搏。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較大規模勞動競賽262場次,覆蓋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個領域。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大數據技術等數字經濟前沿賽道,以及紡織鞋服等傳統優勢產業,市級技能競賽正按全年70場次以上的規劃穩步推進,形成“賽場連著市場、比拼對接需求”的良性循環。
機制破壁壘,匠心促升級
泉州市總工會以“技能泉州 匠心領航”為主題,構建起“賽訓評建”一體化機制。這種機制打破了傳統技能培養的壁壘,以競賽營造爭先創優氛圍,培養高技能人才,為泉州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通過競賽精準對接產業需求,使賽場成為職工掌握核心技能的“練兵場”,讓佼佼者既能獲得榮譽表彰,更能實現職業發展的“能級躍升”。
在產業智造化轉型的關鍵期,這樣的競賽體系正釋放強勁動能。從事工業數字化應用的技術工人李磊深有體會,“競賽要求我們在智能生產線調試中融入大數據分析,這種實戰化訓練直接提升了車間的生產效率。”數據顯示,通過競賽引導,泉州職工立足崗位開展技術創新、服務升級的熱情持續高漲,“比服務、比創新、比技能、比貢獻”已成為產業工人隊伍的自覺行動。
培育人才,構筑產業新優勢
泉州市總工會積極構建“產、學、賽、評”一體化高技能產業工人成長機制,打造“匠心課堂”。在晉江安海鎮第二屆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示教技能培訓中,來自恒安集團、盛達機器等民企的一線產業工人,在泉州工匠蔡榮盛的示范教學下,深入學習工業機器人系統組成、人工智能基礎應用等理論知識,并參加專項職業技能考核。
這種“工會+學院+企業”的模式,發揮29家市級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基地、8家“工匠學院”、307家民營企業“產改”示范點和百家“工匠班組”的輻射帶動作用。多年來,培訓民營企業職工達33.6萬名,完成86個工種培訓鑒定工作,助力15萬人次實現技能等級晉升,讓產業工人從普通的“工”逐步成長為行業“匠”才。
在海絲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泉州市總工會以勞動競賽為紐帶,將數字化應用深度融入產業工人培育體系,讓“數字”與“匠心”碰撞出耀眼火花。從智慧車間到數據賽場,從傳統產業到新興賽道,產業工人正以過硬的數字技能,在泉州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黃丹萍 田娟)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