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剛剛宣布將于今年9月3日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活動。
緊隨其后,越南也決定組織一場閱兵儀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舉行時間還比我國早了一天。
過去,越南經常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
如今這一舉動,是否意味著又將與中國展開新一輪博弈?
越南一年兩次閱兵
在9月2日舉行閱兵之前,越南已于今年4月為慶祝國家統一50周年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閱兵。
時隔數月,越南再次組織類似活動。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時間安排比我國9月3日的紀念抗戰勝利閱兵提前一天。
一年兩次舉行閱兵,越南此舉究竟是有意挑戰中國,還是另有深層考量?
事實上,這一行為折射出越南國內的政治心理與戰略意圖。
近年來,越南經濟遭遇嚴峻挑戰,出口大幅下滑,企業接連倒閉,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根據越南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外資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
上半年出口總額下降11%,每日新增失業人數超過千人。
在此背景下,越南政府選擇集中資源進行國家級動員。
意在穩定軍心民心,以大國姿態轉移公眾注意力,將社會關注從經濟困境轉向“國家使命”。
同時,大規模軍事展示不僅能提振士氣,還能向國內外釋放出“國家強盛、治理有力”的信號。
從某種角度來看,國家儀式的影響力往往超越經濟層面的表現。
特別是當軍事展示與“國家主權”這一更高層面的話題相結合時。
因此,這不僅是一場閱兵,更是一次政治姿態的表達。
此舉有助于強化民族認同感和集體自信,并在經濟低迷時期提供一種“國家主義”的替代方案。
不過,越南特意將時間安排在比我國早一天,確實容易引發爭議。
然而,這種模仿行為并不僅僅體現在閱兵上。
在過往的政策中,越南也多次借鑒中國的做法。
越南對中國的效仿
自1986年實施“革新開放”以來,越南始終將中國視為學習對象。
從農村土地承包到國有企業改革,從吸引外資到建設經濟特區。
越南在制度設計和經濟發展路徑上基本與中國保持同步。
這種模仿式發展策略推動越南逐步成長為“新興經濟體”。
此次組織大型閱兵活動,既展現“我也能舉辦類似儀式”的自信,也隱含一種對比心態。
我不僅能夠模仿你,還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你。
回顧歷史,越南國內政治常從中國模式中汲取經驗。
將閱兵安排在我國前一天舉行,既是戰略對比,也可能是一種“借勢宣傳”的策略。
越南對中國模式的模仿不僅僅體現在閱兵上,還體現在海洋事務中的“非軍事化力量”運用。
例如,2013年越南設立漁政局,仿效中國海監體系,以行政執法手段維護南海權益。
這種策略具備較大回旋空間,又不易引發軍事沖突。
閱兵與設立漁政局的邏輯一致,不是為了對抗,而是為了展示實力。
這是一種“小國策略”,將軍事展示與主權維護相結合。
在分析完動機之后,再來看此次閱兵本身的實際表現,從軍事角度看,越南此次閱兵既有亮點,也有局限。
據悉,越南將組織38個軍警方隊,并動用T-90坦克及本國自主研發的武器系統。
雖然規模空前,但與我國或其他大國相比仍存在差距。
不過,從“首次大規模展示”角度而言,越南此次閱兵已超過以往水平。
此前中國儀仗隊曾參與越南4月的閱兵,無人機表演也得到中國技術支持,顯示越南在技術方面仍依賴中方。
初步判斷,越南此次可能在無人機燈光、方隊調度、閱兵廣播系統等方面繼續獲得中國協助。
從2014年閱兵的“模仿階段”,到如今的技術進步。
越南閱兵逐漸呈現出“有導師指導”的特點,反映出軍事技術合作的深度。
綜觀此次閱兵,越南希望實現兩個目標。
對內樹立權威、對外釋放“我有能力舉辦重大活動”的信號。
但與長安街或白宮前的閱兵相比,越南閱兵在現代化水平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外交層面來看,越南也可能希望通過此次閱兵加強與中國“關系紐帶”。
越南向俄羅斯、古巴、老撾、柬埔寨、白俄羅斯、阿塞拜疆等國家發出邀請,希望在閱兵中實現聯合演練或聯合方隊。
這意味著越南不僅尋求與中國加強聯系,也在積極拓展區域多邊關系。
越南并未將閱兵作為排斥中國的信號,而是通過邀請中俄等國參與,營造一種友好、團結的外交氛圍。
中國若派員出席,有助于緩解雙方預期差異,改善軍事交流。
從冷戰后越南對華政策的調整,到如今的聯合閱兵。
越南顯然希望構建更穩定、平衡的周邊關系。
閱兵、設立漁政局、頻繁發表強硬主權立場等舉措,不僅是形式上的展示,更是一種“國家話語權”的構建。
對于越南而言,他們愿意借鑒中國路徑,但不會全盤復制。
閱兵只是象征性儀式,投入資源有限,結合高科技表演,既體現“模仿”,也在探索“自主路徑”。
如果中越關系能以聯合閱兵為起點進一步深化合作,無疑將對南海局勢和東盟機制產生積極影響。
但若閱兵之后分歧加劇,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中斷,也可能引發新一輪競爭。
結語
越南選擇“前后腳”舉行閱兵,并非簡單的“對抗”或“挑釁”,而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國家展示。
除了通過閱兵穩定國內局勢、展示政績與推動外交合作之外,越南還試圖將中國模式轉化為適合本國的發展路徑。
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不忘區域整合,用主權話語換取弱勢下的政治主動權。
不得不說,越南的這一策略頗具智慧。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此次閱兵不僅是軍事展示。
更是一次多層次的戰略行動,越南既是在提升存在感,也是在以“儀式+合作+主權”三位一體方式明確國家定位。
既希望借助中國發展勢頭,也在努力走出自己的國防與國家話語體系。
這是越南在復雜地緣環境中展現出的“現實主義策略”。
參考信源:
中國日報網——《“中國模式”照亮越南經濟前進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