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來自東盟成員國和觀察員東帝汶的19家媒體的20余位資深媒體人士齊聚中國香港,開啟為期6日的媒體能力拓展研習班。中國日報亞太分社的資深采編國際團隊為參與研習班的媒體記者量身打造了精品課程,涵蓋新聞現場實戰技能分享、人工智能輔助內容創作、社交媒體運營知識等方面的培訓。
本次東盟國家媒體能力拓展研習班將專業授課與中國香港及深圳兩地實地走訪形式相結合,為東南亞主流媒體記者、網絡達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氣象的窗口。
參加多媒體培訓課程
15日下午,東盟媒體能力拓展研習班的學員在導師帶領下對攝影設備、手機拍攝、腳本設計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多媒體制作主任羅伯特·瓊斯為大家詳細操作演示了包括口袋相機、無人機、運動相機等在內的不同拍攝設備并詳細講解了畫面構圖與取景技巧。課程結束后,大家依然意猶未盡,圍繞拍攝設備熱烈討論,久久不愿離場。
參團的不少媒體記者經歷了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
泰國故事新媒體平臺編輯阿詩娜·蓬瓦信分享自己曾經是從事深度長文寫作的記者,而在新媒體時代則必須適應潮流、積極轉型。在秉承新聞素養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社交媒體用戶的喜好。
人工智能在編輯部的應用,激起了來自東盟各國媒體人的熱烈討論。
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記者在討論中提到各自國家媒體行業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作為采編工具以提升效率,但是創意構思和事實核校還是需要由編輯來完成以確保新聞質量,這也是作為媒體專業從業者不可替代的價值。
實地走訪港、深兩地
首日授課培訓結束后,學員們走訪了香港、深圳兩地,考察新聞傳媒業和科技產業發展。
7月16日,學員們在香港先后到訪數碼港、中國日報亞太分社、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南華早報,對香港的科技、立法以及媒體發展有了深入的認識。
菲律賓華韻傳媒首席執行官兼自媒體人蔡尚君告訴中國日報記者,他第一次來香港是九歲的時候。他一直覺得香港是個有趣的地方,在這里能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
7月17日,學員們在深圳參訪了比亞迪深圳總部、優必選科技公司、深能環保南山能源生態園、大疆旗艦店,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感受深圳作為創新之都的活力,觸摸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溫度與脈搏。
泰國汽車生活新聞編輯陳浩在比亞迪總部報道了許多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內容,他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海外也有很高知名度。比亞迪甚至在泰國開設了工廠,本次研習一定能讓他給泰國讀者帶回優質的汽車新聞。越南通訊社記者段明英同樣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越南街頭也能經常看到新能源汽車。
在本次研習班的最后一日,學員們和鳳凰衛視、小紅書平臺的專業人士分享社交媒體生態、發展狀況,討論如何制定精準的運營策略、優化內容分發,并提升受眾觸達效果。同時,學員們將這幾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所見所聞收集整理,以短視頻和文字稿件的形式進行分組展示,并分享研習班的收獲。
來自東帝汶的雅各布·西門尼斯說,東帝汶今年十月會正式加入東盟,能作為東帝汶的代表參與這次東盟媒體能力拓展研習班讓他感到十分榮幸。在旅程中大家還跟他一起慶祝了生日,讓他感到非常溫暖。雖然家人在千里之外,但是參與到研習班活動中的各位在他的心目中就像家人一樣。
本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盟使團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旨在幫助東盟國家提升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加強雙方業務、人員交流,增進東盟國家媒體和公眾對華正確認知。
文字/ 郭欣然
圖片/ 鄧永安、林宇翔、鄭爾奇
編輯/ 張耀月
來源:一點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