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你的檢查結果確實讓我們很驚訝。”林醫生翻開體檢報告,表情有些困惑。
陳志文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怎么也想不到,每天一根香蕉的簡單習慣,會讓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如此意外。
這半年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01
2024年春天的廣州,梧桐葉子剛剛泛綠,晨光透過薄薄的窗簾灑進臥室。陳志文睜開眼睛,身邊的位置早已空了,蘇雁明又是早早出門上班。
床頭柜上的鬧鐘指著七點半,他揉揉眼睛起身走向餐廳。桌上擺著簡單的早餐——白粥配咸菜,還有一張熟悉的便條:“志文,記得按時吃飯。雁明留。”
字跡工整,卻透著一種疏離感。陳志文拿起便條看了看,想起昨晚蘇雁明又是加班到十一點才回家,兩人連句話都沒說就各自睡下了。
“爸,我上學了!”女兒陳樂希背著書包從樓梯上跑下來,匆匆吃了幾口粥就往門外走。
“樂希,慢點,路上小心。”陳志文想多說幾句,女兒已經關門走了。
房子里靜得只剩下冰箱的嗡嗡聲。陳志文坐在餐桌前,看著這個三室兩廳的家,突然覺得空蕩蕩的。什么時候開始,他們一家三口變成了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上班路上,地鐵里人潮涌動,陳志文站在角落里想著心事。他在一家貿易公司做中層管理,主要負責東南亞水果進口業務。這幾年生意還算不錯,收入穩定,生活也算過得去。可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到了公司,業務員小劉迎面走來:“陳哥,昨天那批菲律賓香蕉又被客戶投訴了,說有些已經發黑了。”
陳志文皺了皺眉:“又是運輸環節出問題了嗎?”
“應該是的,船期延誤了兩天。”小劉搖搖頭,“客戶那邊很不滿意,要求退貨。”
陳志文跟著小劉來到倉庫,看著一箱箱堆放整齊的香蕉,有些已經出現了黑斑。他拿起一根聞了聞,香甜的味道里帶著一絲腐敗的氣息。
“香蕉這東西,甜是甜,就是容易壞。”他想起小時候父親常說的這句話。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香蕉是奢侈品,老爸總是舍不得吃,留給他和妹妹。
“陳哥,這批貨怎么處理?”小劉問道。
“先挑出好的,剩下的按損耗價處理吧。”陳志文嘆了口氣,“以后運輸環節要加強監管。”
晚上回到家,蘇雁明正在廚房忙碌。她穿著銀行的制服,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正在炒菜。聽到開門聲,她頭也不回地說:“你回來了,先洗手吃飯吧,我一會還要整理客戶的貸款資料。”
“今天公司那批香蕉出問題了...”陳志文想要分享一下今天的事。
“嗯。”蘇雁明應了一聲,專心地炒著菜,“盛飯吧,菜馬上好。”
餐桌上的氛圍有些沉悶。蘇雁明偶爾問問女兒的學習情況,陳志文說說公司的事,但話題總是淺嘗輒止。陳樂希埋頭寫作業,偶爾抬頭看看父母,又低下頭去。
陳志文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串香蕉上,金黃的表皮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鮮艷。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奇怪的想法。
02
第二天早晨,陳志文從桌上拿了一根香蕉塞進公文包里。上班路上,他在地鐵里慢慢地吃著,甜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
到了公司,他照例處理各種文件和郵件。上午十點,肚子有些餓了,他想起包里的香蕉。剝開金黃的皮,一口咬下去,那種熟悉的甜味讓他莫名地感到安心。
“陳哥,你最近特別愛吃香蕉啊。”年輕的業務員小劉走過來,看到陳志文手里的香蕉,開玩笑地說道。
“香蕉好,有營養。”陳志文隨口回應,心里卻知道,這更像是一種儀式感,讓他覺得生活還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小事。
接下來的幾天,陳志文都會在上午十點準時吃一根香蕉。同事們開始習慣這個細節,有人打趣說他找到了養生秘訣,有人說他這是強迫癥。
周末的早晨,陽光透過陽臺的玻璃門灑進客廳。蘇雁明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陳志文在茶幾上剝著香蕉。
“你怎么突然這么愛吃香蕉?”蘇雁明放下報紙,有些好奇地問道。
“公司進了很多香蕉,便宜。”陳志文沒有說出真正的原因——在日漸疏離的生活中,他需要一些簡單的甜味來平衡內心越來越多的苦澀。
“也好,香蕉確實有營養。”蘇雁明點點頭,又拿起了報紙。
陳樂希從房間里走出來,看到父親在吃香蕉:“爸,給我一根。”
“自己拿。”陳志文指了指茶幾上的果盤。
一家三口坐在客廳里,各自做著各自的事。窗外偶爾傳來汽車聲和鳥叫聲,室內除了翻報紙的沙沙聲,就是安靜。
隨著時間推移,吃香蕉成了陳志文每天最確定的事。無論工作多忙,無論心情如何,他都會在上午十點準時吃一根香蕉。這個習慣甚至讓他在混亂的生活中找到了某種節奏。
03
兩個月后,廣州進入了炎熱的夏季。空調呼呼地吹著冷氣,陳志文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似乎比以前好了一些,睡眠質量也有所改善。他把這歸功于每天的香蕉。
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忙,東南亞那邊的水果供應商增加了訂單量,陳志文經常要加班到深夜。蘇雁明的銀行工作也進入了年中考核期,各種報表和客戶資料讓她焦頭爛額。
夫妻倆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甚至一整天都說不上幾句話。
女兒陳樂希也開始變得沉默,放學回家就躲在房間里寫作業,很少主動和父母交流。月考成績出來后,從班級前十掉到了二十多名。
一個周五的晚上,陳志文加班到十點才回家。開門進屋,客廳里只開著一盞燈,女兒趴在茶幾上寫作業。
“樂希,媽媽呢?”他放下公文包問道。
“媽媽說銀行要加班,讓你自己熱菜。”陳樂希頭也不抬地說,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
陳志文走進廚房,微波爐里放著晚飯——一盤青菜,一盤紅燒肉,還有一碗米飯。他按下加熱鍵,看著食物在微波爐里轉動,突然覺得很累,不是身體的累,而是心里的累。
熱好飯菜,他坐在餐桌前,從果盤里拿了一根香蕉。剝開皮,慢慢地吃著,思考著什么時候開始,家變成了一個只有功能沒有溫度的地方。
手機鈴聲響起,是父親老陳打來的。
“志文,最近身體怎么樣?我看新聞說現在年輕人壓力大,要注意身體。”老陳的聲音透著關心。
“挺好的,爸。我現在每天都吃香蕉,很健康。”陳志文苦笑著說。
“那就好,那就好。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媽最近血壓有點高,我正想著給她買點好水果呢。”
“爸,你們要注意身體,有什么事就給我打電話。”
“知道了,你也別太累了。家里的事要照顧好,樂希那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掛了電話,陳志文看著手中的香蕉皮,突然想起小時候的情景。那時候父親做工人,收入微薄,買香蕉是件奢侈的事。每次買回來,老陳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們吃,自己舍不得吃。
那時的香蕉是珍貴的甜蜜,現在的香蕉,又代表著什么呢?陳志文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習慣,正在悄悄改變著他的身體...
04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秋天。四個月過去了,陳志文的香蕉習慣已經成了同事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陳哥,你這香蕉大法真管用啊,臉色比以前好多了。”小劉在辦公室里開玩笑地說。
“就是就是,陳哥是不是有什么養生秘訣?”財務部的小王也湊熱鬧。
“哪有什么秘訣,就是覺得香蕉甜。”陳志文笑笑,繼續處理手頭的工作。
有人開玩笑說他是“香蕉俠”,有人說他一定有什么特殊的養生理念。陳志文只是笑笑,沒有多解釋。
家里的情況卻越來越復雜。蘇雁明開始頻繁地參加銀行的聚餐和培訓,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有時候陳志文問起,她總是說工作需要,語氣里帶著一些不耐煩。
陳志文懷疑過什么,心里有各種猜測,可他沒有證據,也沒有勇氣去求證。夫妻之間的對話變得更加稀少,即使坐在同一張餐桌上,也像隔著一道無形的墻。
女兒陳樂希的班主任王老師打來電話,語氣有些擔憂:“陳先生,樂希最近在學校表現有些異常,上課經常走神,和同學的交流也少了。我建議你們家長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心理狀態。”
這通電話讓陳志文和蘇雁明不得不坐下來,正面討論家庭問題。
那天晚上,客廳里開著柔和的臺燈。蘇雁明坐在沙發的一端,陳志文坐在另一端,中間隔著一個茶幾。茶幾上放著一串香蕉,就像一個無聲的見證者。
“王老師說樂希在學校表現不太好。”陳志文開口說道。
“我知道。”蘇雁明的聲音很平靜,“可能是我們都太忙了,忽略了她。”
“我覺得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她。”陳志文試探性地說。
“那你說怎么辦?我的工作也很重要,不能隨便請假。這個月的業績考核特別嚴格,我不能出差錯。”蘇雁明的語氣有些防御性。
“我不是在指責你,我是說我們一起想想辦法。”陳志文解釋道。
房間里沉默了一會兒,只有墻上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
“志文,我們之間...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蘇雁明突然問道,聲音很輕,幾乎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個問題讓房間里的空氣都凝固了。陳志文看著茶幾上的那串香蕉,想說什么,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可能是我想多了。”他最終只說了這一句。
蘇雁明沒有再說話,起身回了臥室。陳志文一個人坐在客廳里,拿起一根香蕉慢慢地吃著。窗外的街燈亮了,遠處傳來汽車的聲音,生活還在繼續,可家里的溫度似乎在一點點流失。
05
半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廣州又到了年底體檢的季節。公司統一安排員工到市區的三甲醫院進行年度健康檢查。
這天早晨,陳志文照例吃了一根香蕉。這已經是他連續180天的習慣了,一天都沒有間斷過。他甚至開始覺得,如果哪天不吃香蕉,這一天就不完整。
在體檢中心排隊的時候,陳志文遇到了大學同學張偉。兩人很久沒見,張偉看起來有些發福,頭發也稀疏了不少。
“志文,你看起來氣色不錯啊,比以前精神多了。有什么養生秘訣嗎?”張偉拍拍陳志文的肩膀。
“沒什么特別的,就是每天吃香蕉。”陳志文笑著說,“你呢,最近忙什么?”
“還是老樣子,做銷售,天天應酬,身體都搞垮了。醫生說我血脂高,讓我少喝酒少吃肉。”張偉搖搖頭,“不像你,看起來還是那么年輕。”
兩人聊了一會兒,就輪到各自體檢了。抽血、驗尿、心電圖、胸部拍片,一套流程下來,陳志文覺得一切都很正常。護士的態度也很平常,沒有什么特別的表情。
體檢結束后,陳志文覺得自己身體沒什么問題,甚至比以前更有精神。工作壓力雖然大,家庭關系雖然有些緊張,至少身體還算健康。他開始期待體檢結果,想象著醫生夸獎他身體健康的場景。
可是一周后,醫院的電話卻讓陳志文的心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護士在電話里說:“陳先生,請您盡快到醫院咨詢體檢結果,林醫生想和您詳細溝通一下。”電話里護士的語氣有些特別,讓陳志文心里產生了不好的預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