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程終于動起來了,2025年7月19日,李強在西藏林芝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總投資1.2萬億元,規劃建五座梯級電站,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0億度電,規模頂得上三個三峽電站。
這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調研,地質勘探搞了50年,132項專題論證,技術積累幾十年,到2021年進十四五規劃,2024年底各部門核準,2025年直接上馬。中國雅江集團剛成立,就扛起這個擔子,主要用隧洞引水方式,在山里鑿20公里隧道,直徑10米多,讓水繞過彎道,直沖2000多米落差發電,大部分設備埋地下,少淹地632平方公里。
西方那邊一看,媒體直接炸鍋。《路透社》報道說,這是世界最大水電站,建在地震帶上,穿越12條斷裂帶,巖爆風險是常規八倍,歐美國家覺得技術太冒險。中國搞出智能巖爆預警系統,提前15分鐘報警,自修復混凝土24小時封裂縫,西方工程界在會議上討論,這玩意兒比三峽復雜多了,地質條件惡劣,成本高得離譜。
《外交政策》雜志分析,工程年減煤9000萬噸,減排3億噸二氧化碳,超英國工業總排放,綠色開發牛,但環境評估質疑多,怕破壞藏區生態。蘭德公司報告指出,這項目激活西藏50萬平方公里風光資源,建水風光儲一體化基地,用特高壓技術送電到長三角,年收益900億,西藏財政分200億,占全區收入67%,砸向教育醫療,結束電力孤島。
印度那邊反應激烈,莫迪政府早幾年就抗議,說上游建壩控制水資源,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阿薩姆邦農業遭殃,旱季缺水,雨季洪水泛濫。《印度時報》采訪專家,預測災害風險高,議會辯論提議建下游壩對沖,但預算緊,計劃拖著。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陳述擔憂,邊境監測加強,無人機掃描上游活動。中國回應,出境水量不變,智能調控系統旱季增流15%,雨季削洪,影響低于3%。印度2025年4月切斷巴基斯坦水源,鬧農業災難,中國沒這么干。孟加拉國也關注水流變化,聯合聲明表達關切,中國邀請專家考察。
南亞格局開始變,中國向尼泊爾、孟加拉國伸橄欖枝,建綠色能源走廊,到2030年藏東南基地裝機1.2億千瓦,電網互聯推清潔電力輸出,跟印度水閘霸權對比鮮明。西方智庫如布魯金斯學會說,這工程加劇地緣緊張,但中國能源安全需求大,碳中和目標緊。BBC報道,項目技術創新讓歐美意外,隧洞引水避淹地,綠色范式可能在中國先成型。
工程推進中,20萬工人進高原,開挖隧道,應對斷裂帶,首周巖爆一次,系統預警撤人,繼續作業。西方媒體跟進,討論全球能源影響,減排效益實打實。印度街頭抗議,示威者要求國際干預,中國提交聯合國報告,符合國際河流公約。
這事接地氣說,中國能源缺口大,高原水能資源富,建壩發電解燃眉之急,減排幫雙碳目標,西藏發展也上臺階。西方震驚正常,技術門檻高,風險大,他們自家項目少見這么猛。
印度破防有道理,水是命根子,上游動刀下游慌,但中國調控機制擺著,數據共享談著。南亞變天在能源合作,中國電網連南亞,共享清潔電,印度如果死守,可能落后。總的,工程利大于弊,風險可控,格局轉向合作共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