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
7月21日,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完成計票。據新華社報道,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喪失參議院過半數議席。
加上去年已經在眾議院選舉中失去過半數席位,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首次在日本國會眾參兩院都未能取得過半數席位。
即便如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希望繼續執政。他在21日召開記者會,為選舉結果道歉,但不會考慮辭職。“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國家肩負的責任,以及作為國會第一大黨的使命,我將繼續履行職責。”石破茂還表示,他的重點工作是接下來的美日貿易談判。
但石破茂的政治地位已岌岌可危。自民黨內最高顧問麻生太郎明確表示,會采取措施,“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
內外交困之下,目前石破茂的內閣民調支持率已降至20.8%,創上任以來新低,跌入日本政壇的“危險水域”。
美日貿易談判迫在眉睫,日本政壇何去何從?
選舉三連敗
在本次125個改選議席中,自民黨獲得39席,公明黨獲得8席,加上未改選的75席,執政聯盟在日本參議院共有122席,低于選前的141席。
繼去年10月眾議院選舉后,石破茂再一次大型選舉中失利,若加上今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已經是三連敗。
參加選舉活動的石破茂
本次選戰焦點之一是物價上漲對策,自民黨與公明黨沒有提出要降低消費稅,而是承諾每人發放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68元)的現金補貼,但選民們對此并不買單,稱之為“大撒錢政策”。
加上米荒問題反應遲緩、內閣成員失言,以及對政治獻金問題缺乏積極處理態度等,接連出現失誤,執政聯盟敗局已定。
與此同時,主張限制移民并承諾“日本人優先”的新興右翼政黨參政黨一舉躍升為第四大黨,不少媒體將這一變化視為日本政治進一步右傾化的“危險信號”。
有媒體還擔心,日本政壇的這場震動,可能會影響日美貿易談判,尤其是在農業和企業等關鍵領域。
誰將掌舵日本
面對選舉慘敗,自民黨內要求石破茂下臺負責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由麻生太郎帶領的麻生派,已經對外透露,絕不允許石破茂繼續留任。
石破茂和麻生太郎其實早有過節。早在2009年,麻生擔任日本首相時在眾議院選舉中失利。彼時,石破茂身為麻生內閣成員,卻要求麻生立即辭任。時隔16年,這次輪到麻生出手了。
目前,日本政壇面臨多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石破茂辭職。據新華社報道,在日本歷史上,橋本龍太郎和安倍晉三都曾因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而辭職。
此前參加選舉活動的石破茂
如果石破茂辭職,自民黨將在一個月內舉行總裁選舉。屆時,如果在野黨未能形成統一戰線,自民黨新總裁將出任首相。
至于石破茂的黨內接任者,有媒體指出,呼聲最高的是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緊隨其后,還有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以及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林鷹之。
媒體還透露,前首相岸田文雄也試圖接替石破茂,謀求重新上臺。自今年3月以來,他一直定期與麻生太郎等人會面,表達重新擔任首相的意愿。
而目前最野心勃勃的,是64歲的高市早苗。她被視為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路線的繼承者,在自民黨黨內屬于最右翼的保守派。
在去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高市早苗就曾與石破茂激烈廝殺,并最終在第二輪的國會議員決選投票中惜敗。
此次選舉投票前,高市早苗就明確表示,她將挑戰下一次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我已經下定了我的決心。我將為此而戰!”
不過,有媒體指出,與眾議院選舉不同,參議院選舉后并不進行首相指名選舉,因此即便執政聯盟在眾參兩院都未占多數,首相仍有可能繼續執政。
這也是為何石破茂至今堅持留任的原因之一。
石破茂
考慮到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將于8月1日生效,為了維持日美關稅談判的連續性,日本方面也有可能選擇由石破茂繼續執政。當然,他的執政基礎必然會被削弱。
而對于自民黨來說,還有一件更糟糕的事,那就是由于在野黨已掌握眾議院多數,若他們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成功整合,將有望推舉新的日本首相,讓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雙雙下野。
根據6月的民調數據,在野黨方面,立憲民主黨的黨首野田佳彥是最受歡迎的人選,其次是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
石破茂能堅持到最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