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與山東的合作有望進一步加碼。
據大眾日報消息,7月18日下午,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會見了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一行。期間,雙方明確將在良好合作基礎上,拓展新能源船舶、智慧出行等合作領域。
特別要注意智能出行,作為雙方“一把手”重點提到的后續合作領域之一,吉利此前曾在青島落地一個與之相關的衛星互聯網項目——總投資41.2億元的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項目。
而在這一投資規模不斐的項目背后,不僅是“汽車狂人”李書福的又一次豪賭,也是青島布局“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重注。
跨界“造星”的李書福
曾在青島布局40億大項目
作為汽車界的傳奇人物,李書福以出手果斷大膽著稱。
從創辦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到拿到第一張民營企業造車許可證,再到“蛇吞象”收購瑞典汽車巨頭沃爾沃……李書福一次次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取得成功。
李書福此前的“豪賭”也都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回報。今天的吉利控股集團,已發展為一家業務涵蓋汽車及上下游產業鏈、智能出行服務、綠色運力、醇氫生態、數字科技等的行業龍頭企業,員工總數超過14萬人,連續十三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24年排名185位),躋身全球車企銷量前十。
近年來,李書福再次拋出一項驚人之舉——跨界“造星”。
事實上,李書福的“太空夢”由來已久。2010年的中歐工商峰會上,他首次提及自己的“宇宙觀”:
我們將繼續推動汽車工業在安全和環保上取得突破,扎根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那里有無數個恒星與行星等待著人類開發利用。
8年后,吉利“上天”迎來實質性進展。
2018年,吉利戰略投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開始布局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值得一提的是,時空道宇由李書福擔任董事長,在管理層級上則隸屬于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團。
據時空道宇CEO王洋介紹,企業名稱是李書福親自起的,以體現他的宇宙觀。
作為一家背靠造車巨頭的商業航天初創企業,時空道宇的業務布局也側重于智能出行,通過低軌衛星構建的“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信息系統”,定位服務精度可達厘米級,能幫助汽車在城市高架、偏僻路段等復雜環境中準確定位。
當然,衛星上天的門票也是有限制的。此前,國際電信聯盟已明文規定,衛星頻率和軌道的使用權采用“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規則,且根據賽迪顧問的研究數據顯示,地球近地軌道最多可容納大約6萬顆衛星,而到2029年,近地軌道大約將有5.7萬顆低軌衛星完成部署。
基于此,吉利一再提速造衛星的進程。在此過程中,青島則成為吉利“造星”版圖的布局重鎮。
2020年8月8日,李書福一行到訪青島,在他看來,彼時的青島區域優勢明顯,一系列國家戰略疊加,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并表示吉利將與青島方面深化在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項目落地建設。
緊接著,上合示范區管委會與吉利科技集團簽署了低軌衛星互聯網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上合示范區與吉利科技集團雙方將在上合示范區布局建設衛星互聯網相關業態,旨在建設世界領先的物聯網示范項目。該項目由吉利旗下子公司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并設立了由時空道宇控股的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合航天”)。
這一項目的推進尤為順利。2021年初,膠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顯示,吉利落地在青島的衛星互聯網項目迎來批前公示,進入啟動階段。根據上合示范區官微披露,該項目總投資達41.2億元。
同年4月6日,該項目正式開工奠基,定位為建設國內首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在奠基儀式上,吉利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徐志豪直言:“上合示范區吸引我們的,不僅是區位、交通、生態條件,最為關鍵的是滿滿的誠意,主要負責同志多次親赴吉利控股集團,商洽合作事宜,推動項目落地?!?/p>
2023年1月,上合航天產業園建成并啟用,其中涵蓋國內商業航天首個能承擔星座測運控一體化任務的控制中心以及國內首個支撐自有星座應用服務的大數據中心。
兩個月后,由上合航天運營的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項目正式投用。
而在今年4月底膠州官方的一則報道中,也披露了吉利項目的相關進展:
上合航天落戶上合示范區5年來,布局了全球星座業務總部、衛星測運控中心、低軌星座AI數據運營中心等,開展軌道面級部署、星座級測控、應用測試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歷經3次發射,吉利星座已完成第一階段一半衛星在軌部署,預計2025年底完成一期衛星組網部署,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自落戶上合示范區以來,吉利正借助這一國家級平臺,讓自身的“上天夢”逐步照進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上合示范區的開放優勢,吉利也加快了“出?!辈椒?。公開報道顯示,吉利星座已先后與阿曼、沙特等國家的相關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持續提升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下注”未來產業的青島
對青島而言,攜手吉利一同“造星”,也無異于是一場“豪賭”。
在青島市布局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被列為要突破發展的5個新興產業之一,其中明確提到要聚焦智能網聯系統方向,重點發展車路云協同等細分賽道。
而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項目,無疑能為青島在這一方向發力,形成產業支撐。
時空道宇官網提到,通過吉利星座建設,時空道宇將打造全域覆蓋的“未來出行”生態,結合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等多維載體,賦能智慧出行、無人系統、智慧城市等領域,打造未來出行科技生態圈。
對此,百度旗下汽車信息與服務平臺“有駕”也在一則報道中介紹道: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在軌衛星已擁有30顆,可以實現24小時全球90%區域覆蓋,為全球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在智駕系統和衛星互聯的幫助下,它不僅是一個智駕輔助系統,更像是“安全員”。可以通過衛星數據提前預知自然災害并發出預警,自動規劃最優路線,甚至主動接管車輛,精準避開危險區域。
事實上,意欲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賽道有所作為的青島,除可以聚焦整車制造外,從智駕等細分賽道突圍,同樣不失為可行之策。
此外,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的“1”,還指向了要超前發展的1批未來產業,這其中便囊括了衛星互聯網產業。
對此,青島的表述為“尚在培育期的衛星互聯網等中長期內成為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尚在培育期,意味著衛星互聯網產業尚未形成規?;陌l展優勢。
在此背景下,青島想要使其成長為新興產業的中堅力量,正需要依仗于吉利這樣的頭部企業。
一方面,其可以快速提升青島在該產業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吉利也可以借助自身在行業內的號召力,為青島集聚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資源。
從長遠視角來看,未來產業對于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樣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于已經在衛星互聯網領域積攢一定發展經驗的青島來說,若能抓住風口,將有助于搶占未來城市競爭的有利身位。
而隨著此番林武與李書福就“下一步要拓展以智慧出行為代表的合作領域”達成共識,或許青島一直在等的那個機會,真的要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