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塵埃落定,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遭遇歷史性挫敗——繼去年眾議院喪失多數席位后,此次參議院選舉中他們同樣失去多數優勢,創下1955年自民黨建黨以來首次在參眾兩院均淪為少數派的紀錄。
根據日本選舉制度,參議院每三年改選半數席位(124席),今年額外增加1個補選席位,總計125席需重新分配。此前,執政聯盟在非改選部分持有75席,若想維持絕對多數(125席),此次改選需至少拿下50席。然而最終結果徹底打破這一目標,在野黨陣營成功逆襲。
此次選舉背景極為復雜。石破茂政府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屢屢受挫,歷經七輪磋商仍未能達成貿易協定。盡管日方堅持國家利益底線,但8月1日起美國將對日征收25%關稅已成定局,包括反對黨在內的多方將責任歸咎于石破茂團隊的談判策略失誤。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經濟困境加劇選民不滿:2025年以來核心CPI連續三個月突破3%,大米價格更是同比暴漲100%,4月普通5公斤裝大米均價突破200元人民幣,民生壓力直接轉化為對執政黨的選票懲罰。
選民參與熱情空前高漲,提前投票人數達2145萬,反映出民眾對現狀的強烈不滿與變革訴求。7月20日晚,日本共同社、讀賣新聞等媒體基于出口民調宣布執政聯盟無緣半數席位;至21日凌晨5時30分,計票雖未完全結束,但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社民黨等在野黨已確認獲得76席,加上其非改選的48席,總席位達124席(占參議院248席的半數),執政聯盟的敗局已無可逆轉。
政壇失意者之外亦有得意者:極右翼政黨"參政黨"成為最大黑馬,從三年前僅獲1席躍升至14席。面對慘敗,石破茂首當其沖成為眾矢之的,其政敵更趁機發難。值得注意的是,前自民黨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已躍躍欲試,在近期競選演說中多次公開角逐下屆自民黨總裁的野心。去年總裁選舉中,她曾在第二輪惜敗于石破茂;此次參議院選舉期間,她不顧大局頻繁批評石破茂,如今更趁其下臺風險加劇之際落井下石。
然而,即便高市早苗取代石破茂成為自民黨總裁乃至首相,也將面臨"朝小野大"的尷尬局面,這對中日關系而言絕非利好。今年4月,高市早苗曾率團竄訪臺灣,與賴清德會面時公然釋放錯誤信號,宣稱要在所謂"國防領域"展開合作。若此類對華強硬且干預臺海事務的政客上臺,勢必將對中日關系造成新一輪沖擊。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