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布拉格網球賽,中國金花高馨妤正賽遭遇對手橫掃慘敗出局;而場外,前法網四強特雷維桑則發聲為辛納辯護,斥責那些批評他的人。
WTA250布拉格站首輪,從資格賽突圍的中國選手高馨妤遭遇嚴峻考驗。面對本土作戰的5號種子布茲科娃,高馨妤全場都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最終以0-6 2-6的比分告負無緣晉級,獲勝的捷克名將將在次輪迎戰托莫娃與斯特凡尼尼之間的勝者。
這場比賽中暴露了高鑫妤很多技術能力上的困境,防守反擊型打法在本輪遭遇同樣攻防兼備的布茲科娃,高鑫妤陷入兩難的局面:布茲科娃更成熟的防守反擊體系,切斷了高馨妤慣常的借力反擊通道,而第二盤被迫轉為主動進攻的高馨妤受困于自己的力量過于薄弱,沒辦法打穿對手的防線,最終慘敗告終。
全場比賽,高鑫妤的一發贏球率僅47%,二發得分率更跌至36%,遠低于賽季平均水平。底線上占不到便宜,發球端也沒有亮眼的表現,這也讓賽場鏡頭捕捉到高馨妤多次在比賽中露出苦笑,顯見其戰術調整的艱難。整場比賽耗時僅68分鐘,高馨妤未能獲得任何破發點。
對于高鑫妤來說,年初的聯合杯團體賽讓很多球迷看到了她的潛力,但隨后卻迎來了“低潮期”。不過,好在憑借近期在ITF挑戰賽的穩定表現,她的世界排名升至生涯新高的第146位;本賽季已取得32勝15負戰績,硬地勝率達到68%,成績越來越穩定,也讓人感嘆中國網球并不只有一個鄭欽文。
“這類技術型對抗是成長的階梯。”某資深球迷分析,“當借力打法失效時,需要開發更立體的進攻手段。布茲科娃的防守體系值得年輕球員研究。”
再來關注場外動態,前法網四強、最高世界排名第18位的意大利名將特雷維桑近日在接受《米蘭體育報》專訪時,對批評辛納球風乏味的言論發起犀利回擊。
這位與辛納同屬意大利網協的師姐,用專業眼光解讀世界第一的網球藝術:“每次看他打出干凈精準的網球,你都會忍不住為他喝采。看辛納比賽簡直是視覺享受。他某些沿著邊線打的反拍,根本是違反物理定律的藝術品。那些批評他球風乏味的人,恐怕連球拍都沒摸過。”
特雷維桑的言論引發球迷熱議:部分球迷認為辛納的擊球選擇大多都是建立在縝密的線路計算基礎上,這與傳統的單純追求暴力的打法形成鮮明對比,在一定程度上考驗球迷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不過也有部分球迷指出,之所以存在如此多對辛納的批評聲,很大程度上還是與他此前的“興奮劑丑聞”有關,加上他在場上沉默寡言的性格,顯得比賽非常沉悶和無聊。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類似爭論也曾發生在桑普拉斯(技術流)與阿加西(力量派)的時代,但對辛納的批評或有多方面原因。
當辛納用87.3%的賽季勝率和跨賽季四進大滿貫決賽的成績證明其技術實力時,特雷維桑的發言或許只是想為這項運動保留著技術鑒賞的維度。或許我們對辛納的評論不應該摻雜太多的情緒或是復雜的道德捆綁,掙脫這些之后,網球才會變成真正的網球。(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陸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