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日本第27屆國會參議院選舉于21日早上完成計票。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未能獲得過半數議席,在參眾兩院都淪為“少數派”。這是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首次面臨這一被動局面。
多種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執政聯盟此次“慘敗”。 “內憂”包括石破茂執政成績不佳、日本經濟不見起色、自民黨的內斗等。而“外患”則包括在野黨不遺余力地搶占議席、隱形票倉的倒戈,以及美國關稅政策的打壓等。
值得關注的是,成立僅5年的參政黨在此次選舉中異軍突起。這個打著“日本人優先”旗號的右翼政黨,未來可能成為左右政局走向的關鍵少數。
未來執政步履維艱
如無意外,石破茂會繼續堅守首相之位。在日本廣播協會20日晚播出的參議院選舉特別節目中,石破茂表示:“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國家肩負的責任,以及作為國會第一大黨的使命,我將繼續履行職責。”
7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記者會上發言。新華社發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在接受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訪時指出,石破茂堅持留任,一方面是因為日美關稅談判迫在眉睫,美國特朗普政府將于8月1日對日本征收25%的關稅,此時辭職將導致國內政治的真空。
另一方面,在于守住自民黨的首相之位,防止旁落——目前自民黨在參眾兩院均屬于“少數執政黨”,新任總裁未必會順利通過國會的指名選舉。
繼續留任,石破茂的執政壓力必然增加。根據日本憲法中 “眾議院優先”的原則,執政黨只要充分控制眾議院,即便在參議院失利,依然能相對順利地通過立法、預算、人事等相關審議。如今在參眾兩院都成為“少數黨”,石破內閣推動議案時將面臨更多掣肘。可以預見,為了獲得在野黨的支持,執政聯盟將不得不向其妥協、讓步,或進行利益交換。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劉江永認為,石破內閣的穩定性也將經受質疑,未來一些具有“石破特色”的政策更加難以出臺與落實。
7月7日,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展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致日本首相的信函。信中稱美國將自8月1日起對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對等關稅”。新華社發
有日媒分析稱,石破內閣有可能選擇再吸納一個政黨加入執政聯盟,通過“三黨執政聯盟”的形式維持參議院的多數席位。但目前來看,這一嘗試也受挫了。20日晚間,在被問及是否會加入執政聯盟的時候,國民民主黨、立憲民主黨、維新會等多個在野黨均表達了否定的態度。
陳洋認為,日本政治史上雖曾有“三黨執政聯盟”的先例,但再次成形的希望渺茫。從單個在野黨的角度來說,完全加入自公執政聯盟意味著需要舍棄和被迫接納一些政策主張,進而失去自身特色。同時,保持“關鍵少數”的地位,所獲得利益要遠大于加入執政聯盟。
自民黨的內憂大于外患
石破茂雖在此次選舉中失利,但首相之位暫時仍不會被在野黨威脅。
從力量對比來看,自民黨目前依舊是日本政壇的第一大黨,而在野黨雖然在此次選舉中斬獲了多個議席,但總體來看仍處于一盤散沙、群龍無首的狀態,難以形成挑戰自民黨的合力。
更大的威脅來自自民黨內部,支持和反對石破茂繼續執政的勢力爭斗不休。此次選舉失利,勢必讓石破茂在黨內的威信和影響力大幅削弱,為“反石破”勢力提供了依據。
據央視新聞消息,自民黨內由前首相麻生太郎領導的麻生派議員已緊急召開會議研判局勢。麻生太郎已向身邊人士明確表示“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展現出了明顯的“逼宮”態勢,黨內也出現多位潛在繼任人選。
劉江永認為,如果石破茂下臺,麻生派力推的高市早苗將成為自民黨總裁的有力競爭者。她已經喊出參選總裁的口號,有意接班。而石破茂這邊,則有可能力推與其有過緊密合作的小泉進次郎,用這位年輕的“80后”政客來應對在野黨的一系列社媒宣傳手段。
除了黨內的挑戰,在野黨也可能聯合自民黨內的“反石破”勢力,向孱弱的石破內閣提出不信任案。
另一方面,對石破內閣來說, “外部”甚至存在著更多機會。劉江永指出,一些游離在黨派之外、無所屬的議員仍是隱形的自民黨,他們有可能在權力的誘惑之下重回自民黨的執政團隊,成為助力。
日本國內民粹抬頭
此次執政聯盟失去多數優勢,與日本國內彌漫的民粹情緒密切相關。
以2020年成立的參政黨為例,它抨擊“外國人優待”,主張“日本人優先”,以及“捍衛傳統、家庭與民族自豪感”等頗具民族主義色彩的言論而躥紅,廣受右翼群體的支持。參政黨也被稱為“手機中的黨”,靠著對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巧妙運用,迅速籠絡了大批對主流政治感到失望的選民。它成為本次參議院選舉中的最大贏家之一,其議席數從1席增加至15席。
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承認,他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膽的政治風格”中獲得了靈感,還表示參政黨的愿景接近于“美國優先”。日媒《周刊文春》甚至以《參政黨神谷宗幣是日本的特朗普嗎?》為題刊發過報道。
在國內經濟形勢不佳時,日本民眾更易將生活水平下降的問題歸咎于外因,而參政黨等右翼政黨正是拿捏了這一社會情緒,將其作為競選武器,分走了執政聯盟的選票。
因民粹情緒帶來的政局動蕩,可能影響到日本的外交。劉江永指出,通過這次選舉可見,右翼勢力在日本政壇中已經逐漸形成了氣候,而主張改善民生、對外溫和的中左政黨則大有“抬不起頭”的態勢。這些都可能催生更激進的對外政策,需要引起周邊國家的關注與重視。
原標題:《兩個“特朗普”,進逼石破茂》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新華社/美聯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長安街知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