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宜春市中心城區漢港觀瀾小區電梯突發故障,25樓的住戶張阿姨正望著窗外滂沱大雨發愁時,黨員騎手李春明拎著餐盒出現在樓梯間,額前的汗珠不斷滾落。“老人的兒女不在身邊,我們就是老人們的腿腳。”而30公里外的萬載縣“騎兵驛站”內,剛獲聘為食品安全監督員的外賣員陳偉,正將餐廳后廚照片上傳至監管平臺。
這正是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點上突破、線上聯動、面上拓展“點線面”工作法的生動寫照。面對全市8200余名網約配送員,該局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紐帶,建強紅色堡壘,激發共治活力,在新就業形態中繪就精細治理的圖景。
點上突破:小支點撬動大治理
“網約配送員像毛細血管,連接著城市最末梢的體溫。” 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小個專”綜合黨委負責人說。
騎手周偉的電動車有兩個特殊裝備:車把掛著反食品浪費宣傳旗,箱內放著《食品安全監督手冊》。作為首批食品安全監督員,他日均報送線索3條。“我昨天提醒這家米粉店店主滅蠅燈存在故障,今天就修好了。”手機照片里,店主老龍對周偉的提醒豎起了大拇指。
在樟樹市“藥都騎士”工作站,一場特別的培訓正在開展。騎手們化身“食安偵探”,在模擬場景中排查過期食材、虛假宣傳。“比聽課有意思多了。”95后騎手小李在游戲中學會計量器具檢定標識查驗。
今年年初,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紅色合伙人”機制,邀請100名騎手擔任社區流動網格員,形成“發現—流轉—處置—反饋”閉環。目前,全市網約配送員上報各類線索64條,協助整改52處。同時,建立“星級騎手”評選機制,每月評選10名五星級騎手,給予相應獎勵;實施“三亮”工程,騎手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推行積分管理制度,目前已有109名騎手兌換暖心禮包。
線上聯動:優化服務機制暖人心
“電動車上牌手續繁瑣。”“平臺罰款申訴無門。”過去,騎手訴求難反饋。今年以來,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置“騎手服務熱線”,建立“1+6”跨部門管理服務機制,聯合多部門打造“管理服務一張網”,辦理周期從7天壓縮至1天。
針對夏季高溫,該局聯合多部門制定騎手防暑降溫指南,督促平臺配備防暑物資,開設“清涼驛站”。兩周內,200余個站點完成物資升級,惠及近萬名騎手。
跨部門管理服務機制著眼長遠,定期召開騎手座談會,針對職業傷害保障推出定制保險,增設200 處臨時停車點,優化15條“騎手友好路線”。
“以前覺得自己是‘城市過客’,現在孩子入學都有專人對接,真切感受到被重視。”騎手劉女士的話道出了眾多騎手的心聲。截至目前,跨部門管理服務機制已解決訴求1200余件,辦結率超98%。
面上拓展:從“滿天星”到“一團火”
“接單量前10的騎手中有2名黨員,組織關系卻在外地。”2024年初的調研數據讓黨建指導員們感到驚訝。網約配送行業黨員隱身、組織空心化問題突出。
破局始于“雙找行動”。全市89個“小個專”黨建指導站化身“紅色雷達”,通過平臺數據篩選、站點走訪、“撞庫”比對,摸清底數。截至目前,19名流動黨員歸隊,15名“口袋黨員”亮明身份。同時,創新彈性覆蓋機制,6家頭部企業單建黨支部,11家中小平臺聯建“紅騎聯盟” 聯合黨支部。
在袁州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員亮星榜”記錄著變化:黨員騎手潘象泉配送3.6萬公里,報送隱患線索27條;黨支部“星光志愿服務隊”為獨居老人送餐、代買藥品,已服務261人次。
從管理對象到治理伙伴,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實踐證明:當車輪上的奔忙被看見、尊重和賦能,每一份艱辛都將沉淀為城市的韌性。這,正是新時代市場監管的深意。(周常青 袁 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