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的東南山麓,有一個被連綿青山溫柔環抱的靜謐村莊——柴棚村。曾經,這里是遠近聞名的貧困之地,村民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艱難求生,村莊的發展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如今這里卻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勃勃生機。一條筆直寬闊的交通要道如巨龍般貫穿村莊東西,打破了往日的閉塞,為柴棚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擴建后的牛市,牛群熙攘,交易繁忙,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成為村莊經濟的強勁引擎;規模化種植讓原本沉寂的山地煥發出新的活力,金黃的麥浪、翠綠的果園,訴說著豐收的喜悅;沿街林立的大小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見證著村莊商業的繁榮,更為柴棚村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有一位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先鋒人物——劉新山。他身兼村支部委員與超市老板雙重身份,這位典型的山東漢子,面容憨厚樸實,性格豪爽直率,憑借著滿腔的熱心腸,成為街坊鄰里心中值得信賴的“主心骨”。他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黨員的奮斗精神,全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盡心盡力幫扶困難群眾,成為柴棚村發展道路上的引路人。
聞風而動搶商機 乘勢而上拓新局
劉新山的商店坐落于村中心街的黃金位置,憑借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郵儲、農村信用社等銀行紛紛將他的店鋪設為營業點。一時間,店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然而,鄰里們善意的提醒卻如警鐘般在他耳邊響起:“劉老板,好好收拾一下店面吧。”起初,他并未將這話放在心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同樣的建議,他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恰逢萊州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店提升指導活動,劉新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主動找到當時的客戶經理任新強,虛心咨詢相關事宜。在客戶經理的專業指導下,他精心對店面進行分區規劃,合理布局商品陳列,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店。經過一番改造,店面形象煥然一新,整潔明亮的購物環境、豐富多樣的商品種類,吸引了眾多顧客紛至沓來。一時間,劉新山的店面成為了周邊零售戶競相學習借鑒的觀摩點。劉新山淳樸地笑著說:“我的店裝修好了,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環境好了,顧客也多了,銷售額自然穩步提升。”
嘗到店面升級帶來的甜頭后,當萊州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推介店面數字化銷售時,劉新山再次展現出他的果敢與智慧,率先引入云 POS 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對經營數據進行精準匯總和分析,他能夠及時了解商品的銷售情況、顧客的購買偏好等信息,從而針對性地制定經營策略。在他的精心經營下,店里的備貨方式更加科學合理,資金使用效率顯著提高。在他的帶動下,整條商業街三分之二的商戶紛紛進行升級改造,搭上了數字經濟的快車,共同駛向繁榮發展的新征程。
躬身力行幫貧困 授人以漁謀久安
在柴棚村,有一位“特殊”的老人——60 多歲的獨腿殘疾人郭淑英。由于身體原因,行動極為不便,在這個以勞動力為支撐的村莊里,她的生活一直過得十分拮據。劉新山擔任支部委員以來,心中始終牽掛著這位老人,絞盡腦汁地想著如何讓她過上好日子。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老人終于開起了自己的小店。為了讓老人能夠順利經營,劉新山每隔幾天就會來到店里,手把手地指導她如何進貨、如何陳列商品、如何與顧客溝通。
恰逢萊州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黨支部開展“黨員聯系點”活動,劉新山第一時間聯系到聯系點的黨員,詳細講述了郭淑英的情況和處境。聯系點的黨員得知后,伸出援手,根據老人店面的實際情況,精心準備了相關的物料。在劉新山的陪同下,大家一起幫老人將店里的貨架、柜臺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打掃。經過一番努力,店里的形象煥然一新,商品擺放整齊有序,購物環境溫馨舒適。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的收入也逐漸穩定下來。
圖為劉新山幫郭淑英整理提升店面形象
為了讓老人有更多的收入來源,劉新山還積極聯系周邊的扇貝養殖點,為老人爭取到在農閑時給扇貝育種的工作。在劉新山的幫助下,郭淑英的生活逐漸有了起色。她滿含熱淚地拉著劉新山的手,久久不肯松開,動情地說:“多虧了你,讓我有了收入的來源,你讓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新山微笑著回答道:“我是一名黨員,就要發揮帶頭作用,看到你日子過好了,我的心里就踏實了。”
盡心盡力解難題 互利合作促共贏
柴棚村的牛肉交易十分發達,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然而,與外面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繁榮景象相比,零售戶邵春忠的臉上卻掛著一絲淡淡的憂愁。他的店面不大,前期進購的“光州啤酒”由于是本地品牌,知名度不高,客戶認可度也不高,眼看著啤酒就要過期了,他心急如焚,仿佛熱鍋上的螞蟻。
劉新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他在牛肉交易市場挨家挨戶走訪,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客戶。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他終于找到了兩個有需求的客戶,成功將邵春忠店里的啤酒全部售出。邵春忠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著劉新山的手說:“都說同行是冤家,沒想到你在我困難的時候如此仗義相助,你的大格局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劉新山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都是同行,你的焦慮和焦急我感同身受,你的問題解決了,我的心也就安了。”
圖為劉新山幫邵春忠出售庫存啤酒
除了幫助村民解決經營難題,劉新山還堅持給村里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送溫暖、送物資,這一善舉他已經堅持了 8 年。他說:“鄉村振興的風讓我的錢包鼓了起來,村里有很多老人,子女不能長期陪在他們身邊,我希望我的一點關心,能讓他們的生活多一點色彩。”
圖為劉新山為村里八十歲以上老人送溫暖
此外,他還將店鋪打造成惠民服務中心,免費提供充電、飲水、醫療包等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暖人心”的深刻內涵。
圖為劉新山商店的便民服務點
在柴棚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劉新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村民們前行的道路;又似一座燈塔,引領著村莊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他用自己的善舉和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的奮斗篇章,讓柴棚村的明天更加美好。(隋偉進 陳雯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