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即將訪華之際,歐盟為何又將10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名單?中方又將采取怎樣的反制措施?
7月21日,經外交部確認,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確認將于7月24日訪華,并與中方高層舉行會面。
訪華前的“下馬威”:歐盟制裁中企的真實意圖
就在馮德萊恩即將登機訪華的節骨眼上,歐盟突然甩出一記“組合拳”——7月18日通過的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中,10家中企被毫無征兆地列入黑名單,其中綏芬河農村商業銀行和黑河農村商業銀行這兩家地方銀行也赫然在列。這一幕像極了巴基斯坦總理在印巴沖突關鍵時刻感受到的“背叛”,只不過這次輪到中國體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滋味。
明眼人都能看出,歐盟此時祭出制裁大棒絕非偶然。從時間線看,7月24日的中歐領導人會晤本是雙方規劃已久的重要議程,按常理歐盟應展現合作姿態以推動貿易、氣候等議題談判。但馮德萊恩團隊卻選擇在會晤前6天突然發難,這種“臨門一腳”的操作,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在故意制造談判籌碼。
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曾因擔憂能源供應問題多次反對第18輪制裁,最終在獲得歐盟財政援助承諾后才勉強放行。這種內部裂痕說明,歐盟的對華強硬姿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合內部矛盾——通過對外展示“統一立場”來掩蓋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分歧。就像巴基斯坦在沖突中需要中國武器支撐一樣,歐盟此時也需要對華制裁來維系內部脆弱的團結。
被制裁的兩家地方銀行位于中俄邊境城市。綏芬河和黑河作為中俄貿易的重要口岸,其農商行的主要業務集中在跨境結算和中小企業融資。歐盟將這兩家銀行列入清單,顯然是在變相施壓中國限制中俄邊境貿易。這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做法,暴露了歐盟試圖通過制裁中企來間接削弱中俄合作的戰略意圖。
中方兩大部門警告:反制措施已在路上
面對歐盟的無理制裁,中方的反應堪稱“教科書式反制”。7月21日,商務部和外交部幾乎同時發聲:商務部發言人直指歐盟“一意孤行”,外交部則強調將“采取必要措施”。這種雙部門聯動的表態,也預示著中方這次絕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忍氣吞聲。
中國政府網最新發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為反制措施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根據該規定,中方有權對歐盟實體采取凍結資產、限制交易、禁止入境等反制措施。結合2024年中方對美軍工企業實施的凍結資產、禁止交易等先例,此次反制很可能包括以下組合拳:一是對等制裁參與決策的歐盟官員和實體,二是限制歐盟農產品、汽車等優勢產業在華銷售,三是對涉及制裁的歐盟金融機構實施跨境結算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次反制可能更注重“精準打擊”。例如,針對歐盟在電動汽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對華限制,中方可能在稀土出口、5G設備采購等領域實施對等限制。這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策略,既能避免全面貿易戰,又能讓歐盟切實感受到痛處。中方的反制措施同樣需要讓歐盟明白,單邊制裁的代價是雙方都承受不起的。
更深遠的影響可能體現在中歐金融合作上。被制裁的兩家農商行雖規模不大,但其被列入清單可能導致中俄邊境貿易結算受阻。對此,中方很可能加速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東北地區的應用,同時擴大與俄羅斯的本幣結算規模。這種“曲線救國”的策略,不僅能化解歐盟制裁的直接沖擊,還能為未來去美元化進程積累經驗。
行程縮水背后:中歐關系的十字路口
馮德萊恩原計劃的合肥商務峰會被曝可能取消,這一細節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中歐關系的微妙變化。合肥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能產業的重鎮,原本是展示中歐合作潛力的絕佳舞臺。但如今行程縮水,恰似巴基斯坦總理在沖突中看清某些國家的虛偽——當歐盟試圖通過制裁施壓時,中方用實際行動表明:合作需要誠意,而不是脅迫。
這種冷淡態度背后,是中歐近年來積累的信任赤字。從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稅,到限制中國醫療器械參與公共采購,再到此次毫無征兆的制裁,一系列操作讓中方逐漸失去耐心。中方在處理中歐關系時,也開始更注重實際利益而非表面和氣。
不過,完全破裂也不符合雙方利益。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8000億歐元,這種深度依存關系決定了雙方不可能徹底脫鉤。就像巴基斯坦在沖突后仍需與印度和談一樣,中歐在制裁事件后仍需在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領域尋找合作空間。據歐洲理事會透露,此次領導人會晤仍將討論“平衡互惠的貿易關系”和綠色轉型議題,這為雙方留下了轉圜余地。
未來的博弈可能集中在兩個層面:一是經濟領域的“精準反制”與“局部合作”并存,例如中方可能在農產品進口上給予歐盟部分讓步,同時在關鍵技術領域加強自主可控;二是地緣政治層面的“斗而不破”,歐盟雖試圖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保持協調,但匈牙利等國的態度表明,歐盟內部并不愿為美國利益犧牲自身經濟利益。這種復雜性,使得中歐關系在制裁陰影下仍存在“危中有機”的可能。
這場制裁風波,本質上是中歐兩種發展模式的碰撞。歐盟試圖通過規則霸權維持影響力,而中國則以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伙伴關系需要相互尊重而非單方面施壓。中方在應對歐盟制裁時,也在向世界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任何試圖通過制裁迫使中國妥協的行為,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