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昆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總臺央視記者: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項目金額超過2024年全年項目總額,創造了半年項目總額最高紀錄。有媒體和學者評論稱,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共建國家合作的做法與美國對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形成鮮明對比,許多國家將“一帶一路”合作視為深化對華關系的機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亞歐大陸到非洲、拉美,從硬聯通到軟聯通、心聯通,合作成果惠及150多個國家的人民。雅萬高鐵客運量超千萬人次,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錢凱—上海”中拉陸海新通道實現雙向貫通,中非合作建設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超過1.5吉瓦,魯班工坊、菌草技術等小而美項目幫助千家萬戶走上致富路。經過十多年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在推動互聯互通基礎上,拓展成為貿易和產業合作平臺,助力更多國家融入國際產業鏈,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強韌。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合作原則,致力于推動各國共同實現現代化。中方愿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共促發展、共贏未來。
彭博社記者:美國財長貝森特稱,美中新一輪談判可能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的議題。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在關稅問題上,中方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通過對話溝通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情況請向主管部門詢問。
埃菲社記者: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于本周在北京舉行。中方如何評價當前中歐關系?在全球貿易緊張加劇背景下,此次會晤是否反映了中歐關系進一步加強?
郭嘉昆:今年是中國歐盟建交5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歐關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系之一。中歐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有力支持彼此發展進步,為近20億中歐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經濟全球化時代互利合作樹立典范。當前,中歐關系正處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既迎來新機遇,也面臨新挑戰。在目前國際局勢動蕩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背景下,中歐舉行領導人會晤,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對話合作不僅有利于雙方,也有利于世界。中方愿同歐方共同努力,通過一次成功會晤,對外發出中歐致力于加強伙伴關系,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開放合作的積極信號。
法新社記者:美國國務院證實,一名美國政府雇員被禁止離開中國。請問中方能否提供更多相關信息?
郭嘉昆:我沒有可以提供的具體情況。中國是法治國家,依法處理出入境事務。
法新社記者:一名出生于中國的美國研究員昨天承認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其中包括用于探測核導彈發射的技術。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情況。
法新社記者:昨天美國國防部長重申了美國對菲律賓的防務承諾,范圍包括菲律賓海警船只在南海遭遇武裝襲擊的情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美國和菲律賓之間開展任何合作都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更不應挑動對抗,加劇地區緊張。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的女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