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消息,近期,英偉達掌舵人黃仁勛的身影再次出現在前門。這已是他今年第三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就在7月16日鏈博會的演講臺上,這位執掌4.17萬億美元科技帝國的CEO語出驚人:“中國的開源AI是全球進步的催化劑”——這絕非場面上的客套。他更直白斷言:“中國在AI領域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一定會非常成功。”言語間對中國技術實力的推崇,讓世界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科技巨頭的誠意遠比語言更直接。就在黃仁勛抵京前夕,英偉達宣布恢復向中國市場供應H20芯片。這款專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而生的“特供版”AI加速器,曾在今年4月遭特朗普政府突然叫停。短短三個月后政策風向突變,背后遠非商業考量如此簡單。黃仁勛坦言未來幾個月將“加速推進產能擴充”,甚至暗示只要政策允許,“未來幾年”還將為中國提供更先進芯片。當被問及與華為的競爭,他收起鋒芒誠懇評價:“任何輕視華為、輕視中國制造能力的人,都極其天真。”對小米智能汽車的贊嘆,更毫不掩飾——“在美國買不到是美國的損失”。這些帶著暖意的信號,在中美關系緊繃的當下顯得格外醒目。
黃仁勛(資料圖)
外交場合的互動印證了某種默契的達成。7月17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黃仁勛時傳遞了明確信息:“中國吸引外資政策不會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黃仁勛則回應中國市場“非常有吸引力”,承諾深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這場精心安排的會晤恰似一道分水嶺——一邊是英偉達歷經波折重返中國市場,一邊是美國對關鍵科技產品管制的微妙松動。有分析敏銳指出,雙方很可能達成某種心照不宣的交易:美方放寬芯片限制,換取中國在稀土等戰略資源出口上的松綁。特朗普政府此前曾明確表示希望中國“恢復稀土出口此前水平”,如今芯片閘門率先開啟,談判的天平似乎已在晃動。
當黃仁勛在北京暢談合作時,太平洋彼岸卻傳來刺耳的警報。7月17日同一天,全美超過1600個城鎮的街頭爆發了大規模抗議。從亞特蘭大、圣路易斯到奧克蘭、安納波利斯,憤怒的人群高舉標語,矛頭直指特朗普激進的移民驅逐政策、醫療補助削減和對窮人福利的壓縮。這場名為“善意抗爭永存”的全國行動,組織者“捍衛公眾利益組織”的聯合主席莉薩·吉爾伯特毫不諱言:“我們正在經歷國家歷史上最可怕的時刻之一。”抗議浪潮如野火蔓延至芝加哥等主要城市,用最直接的方式向白宮發出警告——國內撕裂的社會情緒已成火藥桶。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突遭的抗議海嘯,為其對華戰略投下濃重陰影。此刻的白宮正急切籌備與中方的首腦會晤,試圖以“交易藝術”換取實質利益:放寬部分技術出口限制,換取中國在稀土供應、芬太尼管控等領域的讓步。鷹派幕僚對此憂心忡忡,擔心總統在“交易”中過度讓步。然而國內洶涌的民怨如同背后抵著的尖刀——當大規模抗議席卷全國,特朗普亟需外交成績安撫國內的政治壓力。這種焦灼無疑削弱了其談判籌碼,迫使美方在技術管制等問題上可能做出更務實的妥協。黃仁勛此行趕在元首會晤前重啟芯片合作,猶如提前鋪下臺階,微妙地平衡著雙方博弈的溫度。
深入觀察,這場芯片與稀土的交易背后,是一場更深層次的科技主導權之爭。黃仁勛雖帶來H20芯片解禁的“禮物”,卻也坦承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崛起勢不可擋:“這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他清醒看到,盡管英偉達有三十年技術積淀,但華為“剛做幾年已能和我們相提并論”。這種緊迫感促使英偉達一面爭取中國市場,一面加速布局未來——專為中國設計的RTXPro顯卡即將面世,瞄準數字孿生和智能工廠的新賽道。中國則在默默構建技術“備胎”,華為昇騰等本土芯片的突圍已悄然改變游戲規則。當技術自主成為共識,單純的進出口調整已難解根本矛盾。
特朗普(資料圖)
抗議的怒吼與談判桌的博弈,構成特朗普執政的殘酷鏡像。一邊期待通過放寬芯片管制換取中國開放市場,緩解貿易逆差;另一邊,嚴苛的國內政策正點燃民眾怒火。全美1600多地的抗議者用腳步宣告:大規模驅逐移民、削減底層福利的決策,已觸及社會容忍的底線。當“最可怕的時刻”成為抗議者的共識,特朗普精心設計的外交棋局突遭釜底抽薪。內政的失序終將反噬外交空間,白宮能否在內外交困中完成一場體面的“交易”,已被打上巨大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