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雨后的隴西縣文峰鎮樺林山,空氣清潤如洗,秀色引來各地游客。一場“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主題活動在此熱鬧開場,為夏日鄉村注入別樣活力。
文明集市的綠桌旁,村民與游客圍得嚴實。文明實踐志愿者遞過政策手冊,拉家常般說道:“以前為彩禮借錢,婚后日子緊;現在低彩禮,小兩口能踏實創業,這不更有奔頭?”實在話戳中人心,村民們連連點頭。一位大媽接過手冊笑嘆:“從前覺得彩禮少了沒面子,如今才懂,日子紅火比啥都強!”
互動區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文明實踐志愿者守著彩氣球裝點的展板,“鋪張浪費”“跟風攀比”等標簽成了投擲靶。一個小男孩蹦跳著擲出飛鏢,精準命中“高額彩禮”,四周叫好聲連片。大人們望著嬉鬧的孩子,聽著志愿者“舊俗破一分,幸福多十分”的念叨,對文明婚俗的理解悄然加深。
舞臺上,來自西北民族大學的暑期實踐者和當地文藝工作者聯袂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活動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為載體,通過話劇、朗誦等精彩紛呈的節目,生動詮釋了積極向上的農村精神風貌以及婚事簡辦的重要意義。竹笛演奏《揚鞭催馬運糧忙》以歡快的旋律展現出勞動新風,二胡表演《賽馬》傳遞出昂揚的奮斗精神,原創話劇《彩禮也瘋狂》則用詼諧的方式演繹出高額彩禮引發的家庭矛盾,朗誦《彩禮的重量》以詼諧筆法揭露高額彩禮的家庭矛盾:“從前,高額彩禮壓得咱喘不過氣,借錢成家的苦,誰沒嘗過?”臺下村民緊盯舞臺,那些被彩禮折騰的過往,讓不少人默默頷首。“如今觀念一變,低彩禮、零彩禮成了新風,小家庭輕裝上陣,日子越有盼頭!”村民馬凡映的感慨道出心聲。
文藝演出牽起情感共鳴,文明集市推動理念落地。這場活動讓新風不僅入腦,更扎根生長,成了鄉村發展的催化劑。近年來,隴西縣深耕文明鄉風,“一碗牛肉面辦喪事”重塑白事新貌,“一約四會”規范婚喪事宜,“愛心食堂”暖了老人胃,“托管班”護了孩童成長。鄰里互鑒、城鄉共育的文明實踐,讓移風易俗從“盆景”鋪成了“風景”。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 張愛平
通訊員 李濤
來源:文明隴西〡編輯 整理: 掌上隴西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征稿郵箱:50169220@qq.com
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號:zhangshanglongxi
掌上隴西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
|廣告發布|便民信息|本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