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渭源薯花綻放,碩果漸豐。7月19日,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服務渭源縣域經濟發展研討會暨甘肅省農科院會川試驗站科技開放周活動”,在“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渭源縣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馬鈴薯領域專家匯聚于此,共同為甘肅省馬鈴薯產業“把脈開方”,旨在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平臺,探索科技服務縣域經濟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與農業強省建設注入科技動能。
活動聚焦馬鈴薯產業“卡脖子”技術攻關,以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為抓手,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效益提升”轉型,助力甘肅省建設農業強省。會上,省農科院與渭源縣簽訂院地科技合作新協議,并共同為“渭源縣馬鈴薯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該研究院將聚焦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核心任務,成為破解產業關鍵技術瓶頸、提升成果轉化效率的重要平臺,推動院地合作邁向新階段。
定西因薯而名、因薯而興,是全國馬鈴薯最佳適種區和主產市,也是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其中,依托堅實科研基礎,通過引進智能種植、精準管理等全鏈條科技手段,渭源縣已發展為全國重要種薯繁育基地,“隴薯”系列品種覆蓋西北五省,脫毒種薯年繁育能力突破10億粒(占全國1/4),“渭源種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溢價超30%,成為甘肅省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樣本。
作為本次活動的紐帶和科技展示窗口,擁有60年歷史的省農科院會川試驗站同期舉辦科技開放周。該站作為西北地區首個馬鈴薯專業育種站,在高淀粉、抗旱、抗晚疫病育種領域居全國前列。
記者馮寶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