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11國外長連夜磋商,一致反對“外部之手”伸進敘利亞。大馬士革夜空被爆炸火光照亮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在耶路撒冷對著鏡頭放狠話:“紅線已被踩破,動手無須預告。”
話音落地不到兩小時,以軍戰機第三次撲向敘南部,三天里蘇韋達、德拉、庫奈特拉三省的兵營、雷達站、彈藥庫挨個被炸成廢墟。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敘軍方統計,空襲造成至少23名士兵陣亡,兩處導彈陣地被掀翻,一座彈藥庫連爆8小時。同一數字,朱拉尼政府發言人換了個說法:我們失去了半個旅的裝備,火焰在40公里外都能看見。
朱拉尼本人沒像往常那樣譴責。7月17日,他把蘇韋達治安權直接交給當地德魯茲長老,政府軍連夜北撤,只留下一句“避免局勢升級”。不少媒體把這一動作解讀為“放棄抵抗”,更貼切的描述是:他認了,以避免首都圈再挨一鍋端。
11國外長正是在這股火藥味里聚到安曼。聯合聲明寫得很直白:支持敘利亞的安全、統一、穩定和主權,反對外國干涉。
約旦外交部的通報里,把以色列行動定性為“公然違反國際法”,要求執行1974年敘以《部隊脫離接觸協議》。這份協議當年畫了戈蘭高地緩沖區,如今形同廢紙,以軍坦克在緩沖區內扎營半年多了。
開羅、利雅得、安卡拉、巴格達……一長串名字排進聲明,看上去像中東版的“朋友圈群聊”。可細看立場,分歧不小:土耳其公開罵以色列“強盜”,阿聯酋則把重點放在“重建”二字上,呼吁國際掏錢。
最微妙的是埃及——一邊簽字譴責,一邊悄悄允許以色列情報船繼續通過蘇伊士運河。11國同表一張臉,各唱各的調。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中俄的表態來得更快。北京用一句話釘住底線:“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得到尊重”。莫斯科追加一句:“不許把敘利亞變成下一個利比亞。”兩句話合起來,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誰想借空襲把政權更迭寫進劇本,沒門。
內塔尼亞胡手里的算盤聲,隔著地中海都能聽見。國內執政聯盟搖搖欲墜,沙斯黨剛宣布退出,民調顯示聯合政府支持率跌到28%,空襲敘利亞被當成“救命針”。
把視線往南,蘇韋達省德魯茲人舉著以色列旗游行,要求“保護”,畫面被連夜剪進以總理競選短片。對選民來說,戰機轟鳴就是最好聽的BGM。
敘利亞人看到的卻是另一組數字:蘇韋達沖突一周里,240多具尸體抬進醫院,其中三分之一是平民。德魯茲長老對調解人說:“我們要的不是以色列炸彈,是停火。”
但這聲音傳不到特拉維夫,也傳不進白宮。美國國務卿一句“誤會”就想把事抹平,被歐盟外交官當場嗆回:“導彈落下的地方沒有誤會,只有彈坑。”
戈蘭高地的水塔、德魯茲山的葡萄園、蘇韋達的甘蔗地,全都成了棋盤。棋子是平民,棋手們隔著地圖劃線。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11國聲明能不能壓住火勢?安曼會議結束不到24小時,以軍無人機再次掠過敘南部上空,留下一串新的紅外軌跡。軌跡盡頭,是朱拉尼政府把最后兩個旅撤到大馬士革郊區的車燈長龍。
中俄的“不許”喊得很硬,但戰場上聽的是發動機轟鳴。下一步,如果以色列把空襲范圍推到首都圈,聯合國安理會會不會開會、會不會投票、投票后有沒有約束力,每一道都是未知數。唯一確定的是:蘇韋達的甘蔗還在長,而炮彈落在地里,來年收成注定苦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