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姜鑫
2024年12月16日,一輛小型車輛從后方飛速追尾,毫無防備的楊瑞芳被撞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當25歲的崔梓豪看到母親的病危通知書和20多萬元手術費清單時,幾近崩潰。
轉機在絕望中降臨——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臨汾服務站當即開通“預擔保、快搶救、后付費”通道,迅速墊付 21.72萬元,將楊瑞芳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作為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下稱“交強險”)的有力補充,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承擔著對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進行救助的責任。
2025年7月上旬,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對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調研時了解到,在山西,這樣的生命救援每年發生4000余次,其中25%的救助對象指向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等非機動車事故傷員。
作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管理人,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國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通過完善服務網絡和優化管理來提升基金的使用效率。
無差別救助
崔梓豪說:“對方車輛僅有交強險,對方司機家庭普通,根本拿不出更多錢,東拼西湊也只是杯水車薪?!?/p>
盡管母親已經出院,崔梓豪回憶起事發時內心依然五味雜陳。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崔梓豪感慨道:“有劫后余生的慶幸,更有難以言表的感激?!?/p>
不幸的事故發生在一個個平常的日子。2025年2月的一個夜晚,長治襄垣縣發生一起電動車與行人相撞事故,一人腦挫裂傷、硬膜下血腫致深度昏迷。傷者家庭本不富裕,停工照料加上高昂醫療費讓其陷入困境。在屬地交警部門迅速發出《墊付通知書》后,“預擔保、快搶救、后付費”綠色通道開啟,電動車事故的傷者也在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幫助下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是山西省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方面探索的創新舉措,即擴大救助范圍,在全國率先將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納入救助范圍,實現交通事故傷員救助“無差別”。
據山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事故支隊支隊長張建業介紹,山西省交通事故傷員死亡率從改革初期的5.24%,目前已降至2.44%左右。張建業稱,這一顯著成效得益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系統性改革與多部門的協同發力。
張建業表示,在政策創新上,山西省率先突破,于2018年底修訂救助基金管理辦法,在全國首創無差別救助模式,將所有道路交通事故傷員,無論責任歸屬、涉車類型,全部納入7日全額預擔保救治范圍,徹底消除救助壁壘。在協同保障方面,山西省公安廳與省衛健委聯合建立了警醫聯動救援救治聯動機制,統籌醫療資源與交通保障;在服務機制層面,山西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采購了基金管理服務,打造“全流程高效服務體系”,同時在入院協調、費用審核、后付費及異地轉院等關鍵環節,推行“零跑腿”服務模式,以快速響應、高效辦結機制確保救治費用及時到位,既消除醫療機構后顧之憂,又讓事故傷員得到及時救治。
山西省財政廳地方金融處處長趙紅武在談及基金運行情況時表示,山西省每年通過交強險計提在7500萬元左右,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近年來年均使用量在1.5億元左右,年追償率超50%,2024年追回金額7535萬元,基金實現了平穩運行。
政府采購 企業管理提升基金效率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要從2010年說起。這一年,財政部、保監會、公安部、衛生部和農業部聯合發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正式實施。
該文件明確,各省可依據自身情況出臺具體管理細則。2021年底,五部委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針對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存在的管理層級較多、統籌效率較低、結余過大時缺乏籌集封頂機制、使用范圍窄、程序煩瑣等問題,完善了救助基金籌集、使用和管理體制。例如,新擴大了救助對象范圍,增加被保險機動車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為救助對象;延長了救助時間,將墊付搶救費用時限由72小時延長至7日;同時,還擴大了墊付的喪葬費用范圍,將骨灰寄存和安葬等服務費用納入墊付范圍。
早在2018年,山西省就做出了類似的嘗試。張建業介紹稱,2012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出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辦法》,每年從機動車交強險保費中計提1%的費用,作為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主要來源。2018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對《辦法》進行修訂,建立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專業機構運營、全省集中管理、統一政策運作的管理機制。2019年8月,政府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公開招標,國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中標成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管理人。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車險業務負責人表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規定來看,真正意義上的交強險制度應當包括兩項基本制度:一是對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進行法律性強制;二是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彌補強制保險的不足。兩者應當是一個完整的制度整體。然而,很長時間以來,不少地區的救助基金一直處于缺位狀態,導致交強險存在的問題被放大,實踐中引發不少理賠爭議。
作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管理人,國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做出了哪些提升效率的嘗試?
國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總經理唐勇表示,自2019年8月受托運營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來,公司與全省173家醫院建立交通事故重傷員無差別急救“綠色通道”,利用公司完善的服務網絡,打造“30分鐘”生命急救圈;在申請使用上,創新研發“掌上救助”系統和“慧繳費”線上還款,實現“數據線上跑、群眾零跑腿”。同時,公司建立了20項標準化制度,形成“申請—審核—墊付—追償”全流程閉環管理,推進“警醫保服務站”建設,年服務處理4000余起救助申請。5年多來,累計救助2.3萬個交通事故困難家庭,墊付資金超7.16億元。
(作者 姜鑫)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姜鑫
金融市場新聞中心資深記者,關注保險行業、證券、新三板、上市公司相關領域,擅長深度報道、人物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