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供應商墨跡天氣日前在京舉行主題發布會,宣布品牌全面煥新升級,會上正式揭曉兩項重要的“預見型產品”升級功能——“AI生活指數”與“定點速報”,同時,創新性提出“預見型氣象服務”標準。
墨跡天氣CEO金犁在致辭中指出:“氣象服務的核心價值不應止步于告知天氣,而應成為用戶生活決策的‘智慧伙伴’。我們希望通過技術革新,讓每個人都能與天氣平等對話,從‘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預見’,系統性消弭日常生活中因天氣不確定性產生的決策盲區。”
突破傳統局限
布局全球氣象服務
據了解,傳統氣象服務行業長期面臨被動預報模式、信息過載以及與商業場景脫節等問題,難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精細化、個性化需求。特別是在商業決策和風險管理領域,傳統服務模式在提供精準、及時支持方面顯得力不從心。
墨跡天氣洞察行業痛點,以“技術穿透場景,數據驅動決策”為破題思路,重塑品牌基因,實現從“天氣服務”向“決策賦能”的升級轉型。
通過融合衛星遙感(天)、地面傳感器網絡(地)、行業數據及用戶行為數據(人),墨跡天氣構建的行業大模型可生成精細化氣象預測及決策分析報告,通過“數據—模型—場景”的閉環服務體系,推動氣象服務從“信息告知”向“決策價值輸出”的服務模式轉變。這一轉變助力用戶從被動應對天氣變化,轉為主動依據決策建議進行科學布局規劃,推動服務模式向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場景需求的個性化服務升級,朝著“成為全球領先的氣象服務企業”目標加速邁進。
墨跡天氣高級副總裁黃耀海表示:“此次產品功能升級,不僅是墨跡天氣品牌煥新的關鍵落地,更是我們在氣象科技領域持續深耕、追求卓越的體現。我們始終致力于通過前沿技術,將氣象服務從傳統的‘信息告知’,提升至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決策支撐’。”
此外,本次發布會上,墨跡天氣還啟動了國際化戰略。未來,公司將整合全球資源,搭建覆蓋全球的氣象服務網絡,為不同國家和行業的用戶提供智慧生活決策建議和針對性解決方案,將氣象數據轉化為可執行的策略,助力全球氣象服務生態共建。目前,墨跡天氣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多語言適配,進入能力驗證階段。
應對氣候變化
全面賦能電力行業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席卷全球,天氣條件的頻繁波動對電力系統穩定構成挑戰。而墨跡天氣憑借其在氣象及AI技術領域的積累,為電力行業量身打造了全面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
針對天氣變量,墨跡天氣利用多源歷史氣象數據,結合不同電廠類型、地理環境、氣象環境等因素,構建高精度的氣象預測模型,對風光電場進行不同時間尺度的預測,并根據電廠實況數據對算法模型不斷調優,為電力市場交易帶來超短期、短期、中期、長期的精細化氣象預報,為電網調度部門提供生產調度計劃的參考。
在需求側,墨跡天氣基于多源數值預報結果,利用深度學習等后訂正預報結果,可實現對未來溫度、降水等天氣情況的精準定量預測,提升需求端的用電高峰期和用電量的預測能力,實現供電量與需求量的最優匹配。
在電力基礎設施的安全與運維方面,墨跡天氣通過統計電網氣象災害事件相關數據,構建氣象災害樣本庫,再基于數值模式預報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對覆冰、輸電線舞動、污閃、暴雨等災害識別及監測預測能力。這有助于提前發現風險并制定靈活的應對方案,確保電力基礎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此外,在電廠選址方面,墨跡天氣利用其多源歷史氣象數據,輔助風、光資源評估,為風、光電場的開發和規劃提供支撐,同時通過對區域性氣象災害風險進行精細化評估,為電廠選址提供風險預警,降低災害損失。
墨跡天氣希望通過整合能源電力數據與新能源行業模型及算法,為電力行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氣象預測與風險預警服務,助力新能源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電力行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文 | 中國能源報記者 李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