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15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能源與創新峰會上宣稱,美國將“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國等對手在人工智能領域競爭。這8個字的表述,與他此前的強硬姿態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此次亮相的峰會,吸引了美國頂尖能源和科技公司高管。會上,20家領先企業宣布將在賓州投入超920億美元,重點布局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及能源基礎設施。谷歌簽訂30億美元電力采購協議,黑石集團計劃斥資250億美元建設相關設施,微軟則聯手星座能源公司,推動三里島核電站重啟。這些動作背后,是美國電力需求的激增——今年全美電力消耗創下歷史新高,終結了近20年的停滯狀態,而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擴張正是主要推手。
白宮顯然在為這場布局鋪路。路透社消息顯示,政府正考慮未來幾周內通過行政行動簡化發電項目接入電網流程,開放聯邦土地用于數據中心建設,還計劃建立全國統一的《清潔水法案》許可制度,加快數據中心審批。追溯到今年1月,特朗普已下令制定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目標直指“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之都”,相關報告預計7月23日前出爐。
芯片(資料圖)
峰會上,特朗普多次強調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他說,美國擁有最先進的芯片和技術,遠超中國,未來要成為“第一超級大國”。但話鋒一轉,他又提到中國和其他國家正在加速追趕,“我們不會讓他們追上”,只是競爭方式會“非常友好”。這番話并非孤例,此前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同場峰會上,也重復了類似觀點,稱美國的命運就是主導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所有產業和技術。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近期的行動與表態形成呼應。短短時間內,美國在對華政策上出現三個明顯轉向。
(1)芯片限制放寬。英偉達CEO黃仁勛日前宣布,特朗普政府撤銷三個月前的出口禁令,允許該公司繼續向中國出售H20芯片,雖仍需審批,但美國國內支持這一決定的聲音占優,不少人將在人工智能競賽中擊敗中國的希望寄托在英偉達身上。
(2)關稅休戰可能延長。中美此前在日內瓦經貿會談中達成90天關稅休戰協議,8月12日將到期。美國財長貝森特表態,稱截止日期有“靈活性”,不必過度擔憂,還透露即將與中國同行會面討論更多議題,為休戰期延長釋放信號。
- 芬太尼問題態度軟化。特朗普在峰會上公開感謝中國,稱中方在芬太尼問題上“幫了大忙”且“一直在提供幫助”。這與今年2月他借該問題對中國加征關稅、言辭激烈的做法截然不同。
特朗普(資料圖)
這一系列調整,難免讓人猜測背后的動因。 從美國國內情況看,電力需求激增倒逼能源與科技行業深度合作,而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發展需要穩定的電力支撐,重啟核電站、簡化審批流程等動作,都是為了破除基礎設施瓶頸。企業層面,芯片出口限制放松,反映出美國科技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現實需求——失去中國市場可能削弱其競爭力,進而影響美國在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關稅休戰延期的可能性,則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受的壓力直接相關,長期貿易摩擦已讓他們付出沉重代價,軍工制造業甚至一度陷入停擺。
在國際層面,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讓美國感到壓力。特朗普反復強調“不會讓中國追上”,恰恰說明中國的追趕勢頭已引起重視。而選擇“友好競爭”的表述,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國意識到,激烈對抗和極限打壓難以奏效,反而可能損害自身利益。此前多輪對話談判中,美國已放開部分對華限制,允許英偉達恢復芯片銷售,正是這種思路的體現。
特朗普政府的這些動作,是否意味著中美關系將進入新階段?
(1)競爭框架可能轉向可控范圍。事實證明,對抗性政策對雙方都不利,將博弈限定在可控范圍內,符合美國當前利益,也為中美在更多領域的溝通留出空間。
(2)國內政治需求影響政策走向。特朗普急于實現上任后的首次對華訪問,希望在稀土等關鍵議題上與中國達成共識,以緩解國內壓力,穩固自身地位,這些現實訴求可能推動短期政策調整。
- 對華心態出現微妙變化。盡管美國國內仍有將中國視為“威脅”的聲音,但已不再是制定政策的唯一主導因素。特朗普提到“大家都保持笑容”,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美國對華態度的調整,即便這種調整還處于初步階段。
美國會大廈(資料圖)
需要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向來以善變為特點。2025年1月下令制定人工智能計劃,到如今密集出臺措施,再到“友好競爭”的表態,背后既有現實利益的考量,也有政治算計的成分。放松芯片出口、暗示關稅休戰,可能是為換取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在芬太尼問題上示好,或許是為爭取中方在其他領域的配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7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中美元首是否會會晤時表示,元首外交對中美關系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但目前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這一回應既保持了一貫的審慎,也為未來的互動留下了空間。
中美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從來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特朗普用“非常友好”定義未來打交道的方式,無論背后動機如何,至少為雙方避免激烈對抗提供了一種可能。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判斷美國政策的走向,不能只看表態,更要看實際行動。 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任何一方都難以承受全面對抗的代價,“友好競爭”若能轉化為實際的合作行動,對中美乃至全球都是積極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