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海通碼頭。DHL與上汽大通300臺大單出口正式啟幕,100輛EV30像列隊出征的士兵,登船駛向歐洲。這一次,全球物流巨頭DHL把“歐洲最大中國品牌訂單”的印章,狠狠蓋在了上汽大通的引擎蓋上。
雙方的合作多年來不斷深化,合作范圍從中國市場迅速拓展到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其他國家等地,2021年DHL物流車訂單就有超過1/3都來自上汽大通,而此次交付,也使上汽大通成為DHL歐洲地區采購數量最多的中國品牌。
青睞上汽大通的國際巨頭不止DHL,憑借高品質車型,上汽大通已經成為全球郵政物流、商超零售、租賃、政府部門等多個領域的“綠色首選”,其寬體輕客V80、純電寬體輕客EV80(參數丨圖片)、EV90、EV30等車型,獲得了十余家國內外物流巨頭的選擇;上汽大通已經成功布局歐洲大型和中小型LCV市場,進入歐洲27國家,多款車型穩居歐洲中國商用車品牌銷量榜第一,在多個歐洲國家的新能源細分市場市占率超過50%。
從被歐美市場質疑"性價比標簽",到成為國際巨頭的"綠色首選",上汽大通的出海路徑,藏著中國智造打破全球產業壁壘的密碼,更預示著全球綠色物流革命正在被"中國方案"重新定義。
問題隨之而來,上汽大通憑什么成為領航者?在全球物流綠色轉型中,上汽大通又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對中國新能源車行業有什么啟示?
技術硬實力+戰略前瞻性,重構國際信任邏輯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商用車在國際市場都頂著“低端替代”的標簽,被認為只有“性價比”,并不具備高品質、高價值和領先技術,但是中國汽車企業一直在改變這種刻板印象,到了智能電動化的新時代,中國車企更是憑借全方位的領先表現,徹底打破了“中國品牌=低端替代”的固有印象。
上汽大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憑借“技術硬實力+戰略前瞻性”,上汽大通完成了重構國際信任邏輯的壯舉。
首先,以硬核技術撕開市場缺口。上汽大通的全球攻勢,經歷了一個從產品到技術的“由點到面”、由分散作戰到系統作戰的升級過程。
在新能源技術方面,上汽大通早早就自主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核心技術與全平臺、全系列、全路線”新能源路線,成為全球范圍內少有的新能源全技術路線開發和商業化運營的企業。
同時,上汽大通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這意味著無論其可以對全球各地市場形成全面的覆蓋,無論是哪種技術路線,上汽大通都可以第一時間拿出相應產品去做市場布局。
以此次發運的上汽大通EV30為例,新車基于純電專屬平臺架構打造,擁有能耗低、空間大、安全可靠等多重優勢。續航方面,EV30的城市續航超過400km,僅用三分鐘即可充電至80%,方便用戶在配送貨的間隙輕松補電。
空間方面,得益于正向開發的純電架構平臺,EV30做到了“內有乾坤”,內部寬度設計達到1706mm,裝載容積可擴大5%,最大載貨空間達到6.3立方米,是同類產品中載貨空間最大的,確保用戶每一次運貨都可以多賺一點。
能否經久耐用也是商用車的關鍵指標,EV30采用了高壓互鎖技術,智能實時監控高壓回路,一有異常狀態立刻斷電;防塵、防水等級最大到了民用防護最高級別IP67;新車還經過了嚴苛的整車試驗,確保可以在各種高溫、高寒、高海拔環境下正常使用。
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作為面向全球市場的品牌,上汽大通的每一款產品均對標發達國家的嚴苛標準進行開發,旗下eDELIVER7(新途EV70)、eDELIVER9(新途EV90)等輕型車“通關”Euro NCAP商用輕客評級,eDELIVER5(“大拿”)更榮獲了歐洲Euro NCAP 2025年新規下商用車五星安全評級。不僅證明了上汽大通產品的高安全性,也贏得了歐洲等全球用戶的安全信心,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形象。
其次,場景化能力碾壓同質化競爭。領先技術、超高品質只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上汽大通還將場景化應用和智能化體驗巧妙融合,根據全球用戶場景需求、法規適配、區域偏好,進行產品場景化調整,做到因地制宜、深度本土化定制。
仍以EV30為例,針對歐洲電動物流市場的需求,鋁車身輕量化、IP67級防護、城市道路400km+續航等產品特性,精準擊中歐洲物流對"高效+安全+低耗"的極致需求,重構"中國智造"的品質坐標系。
此外,上汽大通的新能源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可涵蓋電商快遞、城配物流、小微企業物流、智能移動倉儲、末端智能配送等各類使用場景,并使運營方、駕駛者、倉儲、道路等方面的數據進行智能共享,為社會提供綠色高效的服務,領先其他品牌。
這種"全球品質+本地適配"的雙軌策略,讓上汽大通在全球市場都“如魚得水”,這才能實現其產品與歐洲27國物流場景的無縫對接。
最后,頂層戰略錨定全球化賽道。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上汽商用車發布全新戰略,以上汽大通為核心,重點打通旗下輕型商用車版塊之間的融合,促進各方資源整合,完成整體板塊競爭力的重構,構建技術共享、全球先進的全新上車發展戰略,并制定了2030年內年銷量突破50萬臺的目標。
戰略煥新進一步明確了全球化的重要性,為上汽大通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動能,也讓外界更清晰的看到上汽大通的發展決心,進而更愿意與蓬勃奮進的上汽大通攜手共進。
不止于"賣車":中國力量重塑全球綠色產業話語權
毫無疑問,上汽大通正在深度參與到全球物流綠色轉型的進程中,而它的突圍將帶來三重深遠影響。
第一,擔當全球物流綠色轉型的"中國引擎"。截至目前,上汽大通海外累計銷量超40萬輛,構建起澳新、歐洲、南美、中東、墨西哥五大“萬輛級市場”,產品覆蓋輕客、皮卡、MPV、房車等全品類。
這是一場全球市場多點開花式的“全面突圍”,讓全球物流行業都看到了“中國力量”,在打破歐美日系車企壟斷的同時,也宣告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在該領域一騎絕塵——不僅為國際巨頭提供電氣化解決方案,更以技術輸出倒逼全球物流產業鏈加速低碳重構。
第二,打造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的"范式革命"。告別"低價走量"的老路,上汽大通證明:在發達市場突圍的關鍵,是用"技術對等"實現"價值認同"。從產品出口到系統性解決方案出口,這種"本土化深耕"模式,為中國車企提供了"從賣車到賣標準"的出海范本。
這相當于為中國汽車走出去提供了極具參考性的新思路,要想參與到全球綠色轉型中去,就要學習上汽大通的成功經驗,不僅要有領先的技術,更要有前瞻的洞察和本土化運營的思維,不僅要輸出產品,更要輸出技術和理念
第三,推動全球綠色產業格局的"權力轉移"。當中國品牌在歐洲高端物流市場撕開缺口,背后是全球綠色產業話語權的重構。上汽大通的案例印證:中國不僅是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大國,更正在成為規則制定的重要參與者——這種轉變,將讓"中國方案"在全球碳中和競賽中占據更關鍵的席位。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轉型的領軍者,但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仍未發生本質上的改變,中國車企仍然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格局的突破和權力的轉移,這必然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但上汽大通已經用成績證明了中國方案的可行性和優越性,伴隨著更多上汽大通式具有開創實力的中國企業的發展,這場權力轉移將更快實現。
300臺EV30大單落地的背后,是一個更值得深思的產業啟示:在全球綠色革命的賽道上,中國品牌早已不是"追隨者"。
上汽大通與DHL的深度綁定,不僅標志著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技術硬實力"獲得全球頂級認證,更宣告了"中國智造"從"產品輸出"到"生態輸出"的質變。當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融入全球物流網絡、重塑產業規則,中國在全球綠色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在從"供應商"變為"領航者"——這,才是中國新能源車出海最震撼的"破局之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