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宮魯鳴,江湖也有名人堂!
中國女籃輸給了日本,失利半決賽。
球迷難免大嘩,炮口齊鳴對準了國家女籃的主教練。這很正常,一場本不應該輸掉的比賽,主教練不擔責、誰擔責?中、日女籃歷來實力相當,比賽勝負就在10分之內。這樣的比賽狀態,按照常識,不就是主教練的責任嗎?
比賽的過程也看到了,上半場中國隊依靠張子宇的強攻,還是維持了微弱的優勢。要知道,這還是在那個田中心,三分如雨的情況下。
可到了第四節,換下韓旭,換上黃思靜,一個籃下不進,一個違體,直接把比賽的結果鎖定。請問:主教練在最關鍵的時刻,讓最有攻擊力的球員下場,什么意思?為什么?
不管場上什么形勢,宮導坐在替補席上穩如泰山,不黑不白的臉孔。難道不需要思索嗎?不需要根據場上形勢的變化采取相應措施嗎?
一開場,那個田中心就打瘋了。怎么就沒有一個針對性的防守安排呢?
難道這不是籃球比賽的常識嗎?
用張茹,你不就是用她的防守嗎?為什么不用一個防守球員死纏田中心?黃思靜久疏戰陣,這樣關鍵的時刻,你讓她上去干么?
那個李緣本身就是沒有任何威脅的一個球員,而且,她對比賽的閱讀不行,對時機的把握不在線。為什么還用她來首發,她防得了田中心嗎?
對于張子宇的使用,就是一個吊球。外線球員要給張子宇吊球,只要她向內移動立刻吊進,絕對好用。可是,我們的外線球員,有的看都不看張子宇。也只有王思雨能給她吊個球,其她球員,根本就是個不會吊。傳給她的球那么低,讓她伸手向前與防守球員去爭這個球。在這個爭的過程中,她的腳步已經亂了,即使是爭到,也無法轉身進行攻擊。
吊的球高一點,弧線再高,力爭讓皮球從空中直線落下,誰能搶過張子宇?三個月的時間,高原拉練,就練體能?就這么簡單的一招,就沒練過?看看臨場表現,哪一個球能吊的讓張子宇舒服接球?
還有,球打給張子宇,張子宇感覺不舒服,無法轉身,她能打出來。而打出來后,接球的球員如果在第一時間再傳給張子宇,那肯定是最好的時機。可是,我們的外線球員,接到張子宇的球,立刻找地板,運球走了。
這么簡單的戰術配合沒練過嗎?
用雙塔是有漏洞,這漏洞是哪兒來的?僅是張子宇的腳步慢嗎?張子宇鎮守籃下即可,老虎不出洞,只要能保護籃筐,拿下籃板即可。其她四名球員,要加強輪換補位,用更積極的腳步滑動來添補這塊空白。這一過程,你想萬無一失,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張子宇的腳步快如風,也辦不到。因此,對方投中兩個球,不要當事。這是籃球,對方進個球很正常,你用進攻壓制她的防守即可。推進前場,能快自然快,不能快,有張子宇,站好位,強吊籃下就完。不管你想什么辦法,調動日本隊防守,在最適合的時機,吊給張子宇。保證你的成功率,日本隊再準,她也不能保證全部中筐。而我們有張子宇,最接近籃筐的部位,她出手還很穩。可以基本上保證得分,只要你的吊球有效,肯定沒差。
這樣你的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你的進攻就完全可以代替防守。
所謂雙塔使用有漏洞,漏洞在哪兒?漏洞不在防守,在進攻。你的雙塔進攻模式不成熟,給張子宇喂球的方式不成熟。想方設法在最合適的時機,給張子宇傳進最舒服的接球,讓她貼進對方籃筐去攻擊,一定是95%的命中率。
這一點,就是主教練一定要研究,要教導,要設計,給張子宇喂球的戰術,養成外線球員高吊球的習慣。難道這很難嗎?三個月的時間足夠了,還要多長時間?
李雪健演過一個電視劇,他有句名言:江湖上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理解,眾多籃球名人堂成員,還有著名籃球評論員,力挺宮魯鳴。明白,她們有她們的圈子,至于是不是飯圈就不知道了。但實事求是,誰能駁倒我上面的評述?如果能駁倒,我也力挺一把。但你駁不倒,你閉上半只眼睛說話,球迷是會鄙視你的。
中國的籃球名人堂,首先要把國家榮譽,籃球未來,放在你的心上,而不是什么狗屁的人情世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