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7月20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吉德翁·薩爾公開宣布,已下令撤銷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駐以色列辦事處負責人喬納森·惠托爾的居留許可。理由荒謬至極,因為這位聯合國官員揭露了加沙的地獄景象。是的,真相讓以色列不適,他們選擇了沉默真相的人,而不是止住流血的手。
這是一場徹底撕裂外交底線的政治驅逐。這名被逐官員惠托爾,是南非人,一位有多年人道經驗、一直奔走在加沙與耶路撒冷之間的聯合國代表。他并非哈馬斯的支持者,也非帶有任何激進政治傾向的“異議分子”。他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專業人道主義者。他所做的,僅僅是在慘烈的戰火與饑荒之間,發出一絲求援之聲:“加沙民眾正在慢慢死去。”僅僅這句話,就觸動了以色列政權深埋在權力結構下的敏感神經。
以色列用行動再一次告訴世界:誰敢揭露我壓迫的真相,誰就必須被消音。這不是外交政策,這是赤裸裸的霸凌。這不是防衛國家安全,這是對國際機制的系統性拆解。聯合國,是由194個主權國家共建的國際組織,其下屬的OCHA承擔著在全球沖突區協調人道事務的重任,哪怕是在人類最黑暗的時刻。而以色列卻敢于直接挑戰這一全球性機制,將國際公務人員當作政治對手進行打壓,這種行為不只是極端,更是危險。
請不要忘了,這并非以色列第一次針對聯合國采取敵意措施。自2023年10月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已經持續收緊對聯合國多個機構的簽證審查,不僅包括OCHA,還有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從人道到人權,從難民到災后救援,以色列幾乎是在用國家機器系統性地壓制一切可能對其在加沙行為構成批評的聲音。這是一場全方位的“外交清洗”,而這場清洗的最大受害者,是那些還在瓦礫中翻找干凈水源和藥品的巴勒斯坦孩子。
以色列此舉,不僅是在驅逐一名聯合國官員,更是在驅逐國際道義。在聯合國尚存的公信力里,惠托爾代表的不是一個機構,而是全世界對于人道救援的最后信仰。而如今,這份信仰被以色列用一個行政命令粗暴打斷。吉德翁·薩爾將這次驅逐包裝為“維護國家尊嚴、抵制對以色列的偏見”,可是在加沙無數尸體尚未入土的時候,他的“尊嚴”顯得格外丑陋與虛偽。
然而,以色列仍在國際舞臺上以“民主國家”自居。但什么樣的“民主國家”可以容忍自家軍隊轟炸醫院與學校?什么樣的“法治社會”會禁止人道官員揭露事實真相?又是什么樣的“中立政府”會把每一個國際組織視作潛在敵人?當以色列一邊高舉著反恐的旗幟,一邊將國際監督機制一刀刀肢解,他們口中的“反恐”與“國家安全”,就成了最惡毒的偽裝。
而西方世界在這場劇目中,又在扮演什么角色?是沉默,是默認,還是合謀?在過去的9個月中,歐美國家已經對以色列的暴行選擇性失明太久太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數次聲明被忽視,國際法院的緊急命令被嗤之以鼻,甚至連紅十字會也難以進入部分戰區。此刻,當一名聯合國高級官員被無理驅逐時,我們是否還能繼續奢望西方良知?
更深層次的危機在于:如果聯合國人道官員在執行任務時無法獲得基本的安全保障,如果他們因為陳述事實就被強行驅逐,那么未來還有誰敢走進戰區?還有誰敢替平民發聲?這一事件,不只是加劇以巴沖突的外交漩渦,更可能對全球人道主義事業造成持久而深刻的寒蟬效應。
這一切的根源,無非是一種無以復加的傲慢:一個自信于其軍力與盟友保護網的國家,已經不再在乎國際準則與道義。以色列正在把自己一步步推向“孤立之路”,而美國等西方國家若仍繼續縱容這種行為,無異于在毀掉聯合國體系的根基。要知道,一旦國際機制失靈,接踵而至的將是全球性混亂。
國際社會若對此事繼續“走過場”式應對,將為未來類似行為打開潘多拉之門。今天以色列敢驅逐OCHA負責人,明天是否也敢拘押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員?是否也敢將人道物資列為恐怖分子物資?這是一個巨大的信號,也是全球政治秩序的一次壓力測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