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時強調,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少年生逢其時,要賡續紅色血脈,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為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勇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指明了方向。
中華民族歷經14年艱苦抗戰,取得了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的首次完全勝利。這場艱苦卓絕的斗爭不僅鑄就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鋼鐵長城,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更孕育了偉大抗戰精神,展現了中華兒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種精神超越時空,成為新時代青少年砥礪奮進的精神坐標。用偉大抗戰精神來滋養和引導青少年,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自信豪邁、志向遠大、挺膺擔當、勇毅頑強的時代新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課題。
引導青少年深化歷史認知,筑牢認同根基??箲鹁袷侵腥A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侮的精神結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東北抗日聯軍的林海雪原游擊戰,到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再到鼓舞全國軍民抗戰信心的百團大戰,中華兒女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抗戰勝利,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箲鹗繁旧砭褪且惶蒙鷦拥摹按笏颊n”,通過抗戰紅色文化資源利用、VR場景再現等方式,引導廣大青少年系統了解抗戰歷史、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意義深遠。同時,抗戰精神是人類反法西斯斗爭創造的共同精神財富,應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切感悟歷史啟示,深刻理解抗戰精神的世界意義,理解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邏輯內涵,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引導青少年升華愛國情感,鑄強價值內核??箲鹁竦暮诵氖菒蹏髁x,本質是對中華民族主體價值的堅守,凝聚于“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氣節和“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奮斗精神。無數抗戰將士浴血譜寫的愛國精神,既包括超越利益的家國認同,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融為一體;又內含超越差異的價值共識,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基礎;還體現出超越生死的道德勇氣,以“我死國生”的決絕踐行價值承諾。在新時代價值體系中,這種精神基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歷史呼應。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關鍵在于引導青少年深刻把握抗戰精神中的價值生成邏輯,在精神譜系傳承中完成從“歷史記憶”到“價值自覺”的升華,始終把握愛國主旋律,自覺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把愛國熱情、報國之志轉化為建設祖國、奉獻祖國的實際行動。在此基礎上,將抗戰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和具體實踐,轉化為廣大青少年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立場、思維方法和行動指南,內化為青少年價值觀的組成部分。
引導青少年注重實踐轉化,鍛造行動自覺??箲鹁裨杏趥ゴ髮嵺`,在全面抗戰時期,不管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三個階段”“兩個戰場”格局的形成,還是“地道戰”“地雷戰”等戰術創新,無不展現獨立自主、勇于探索,百折不撓、堅持到底的實踐智慧。偉大抗戰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實踐轉化,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鍛造攻堅克難的行動自覺。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重在引導廣大青少年賡續實干精神,錘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迎難而上、挺身而出,躬身實踐、主動作為,將個人奮斗融入時代大局,敢為人先,創新創造,在推動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中肩負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
作者:沈又紅(湖南師范大學副教授)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2日02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