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這幾場比賽,看得人心里五味雜陳。
本想沖擊冠軍的中國女籃,半決賽卻爆冷輸給日本,甚至差點空手而歸,著實讓人捏把汗。
還好替補席上的王思雨站了出來——只用16分鐘就拿下了19分,7籃板7助攻的成績硬是帶著球隊戰勝韓國,把銅牌穩穩拿下。
可當銅牌掛上脖子時,這位快30歲的核心后衛卻仰頭痛哭,在賽后采訪時還暗示自己可能要離隊。
這幾場比賽,也讓不少球迷看到了女籃存在的隱患。
不少人都認為,此次女籃失利,最大的問題出在主教練宮魯鳴身上。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央視新聞、咪咕籃球、上觀新聞、百度百科等】(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一、中國女籃失利
女籃亞洲杯這場賽事,真是把大伙兒看懵了——誰能想到,一心沖金的中國女籃會在半決賽栽跟頭?
7月17日那場半決賽,中國隊81-90輸給日本隊的比分,像盆冷水澆在所有球迷心上。
要知道,賽前不少人都覺得日本隊掀不起大浪,中國女籃的沖金勢頭明明那么猛。
可賽場從不是靠預測說話的地方:前半場兩隊還咬得緊緊的,比分交替上升看得人手心冒汗;可到了下半場,風向突然就變了。
日本隊像是按下了加速鍵,跑動更積極,傳球更犀利,尤其是三分線外簡直像開了掛,34次出手就中了16個,命中率高達47.1%。
再看中國隊,23投僅6中,命中率剛過26%,單是這一項,日本隊就比我們多拿了30分。
這差距,幾乎直接宣判了比賽結果。
19歲的日本后衛田中心更是成了撕裂中國防線的尖刀,一次次精準遠投像重錘砸在球迷心上。
更讓人揪心的是,我們明明握著王炸——張子宇2.26米、韓旭2.11米的“雙塔”組合,卻愣是沒能轉化成勝勢。
日本隊偏偏就吃透了我們的軟肋,用“小快靈”打法繞著高大隊員跑,通過不停傳導球制造空位。
就像資深評論員說的:“人家五個人在外線倒來倒去,純靠跑動消耗我們體力,四個人防五個根本顧不過來?!?/strong>
另一邊廂,澳大利亞隊 86-73拿下韓國隊的比賽倒沒太多波瀾,可這結果偏偏襯得中國隊的失利更扎心,畢竟咱們的目標從來不是銀牌銅牌。
好在季軍戰對陣韓國隊時,中國女籃總算找回了狀態,101-66的比分算是掙回些顏面。
但這場勝利里,最讓人難忘的還是王思雨——替補登場16分鐘,狂砍19分還捎帶7籃板7助攻,活生生靠一己之力把士氣拉了回來。
可誰能想到,當銅牌掛上脖子時,這位快30歲的老將卻仰頭痛哭。
二、王思雨仰面痛哭
女籃亞洲杯季軍戰落幕,銅牌掛上王思雨頸間時,她仰頭望天的模樣卻讓許多球迷難以忘懷。
鏡頭里,她緊咬牙關強忍淚水,肩膀微顫難掩情緒波動,既有拼盡全力地釋然,更有錯失冠軍的不甘。
這場比賽,作為替補的王思雨出場 16 分鐘,表現十分出色。
持球突破果斷,給張子宇的傳球精準,還有那記讓現場觀眾激動的關鍵罰球,都讓屏幕前的球迷為之振奮。
了解她的人清楚,“勇猛”是她的特點,變向突破時毫不猶豫,防守時也毫不退讓,常常能在僵持局面中打開突破口。
但大家都覺得,如果她能有更多的出場時間,半決賽的結果或許會不一樣。
在和韓國隊的那場比賽中,身為替補上場的她給張子宇的幾次傳球很到位。
當身高 2.26 米的張子宇在籃下卡位時,王思雨總能快速判斷出傳球路線,無論是擊地傳球還是高吊傳球,都能讓隊友舒服地接到。
特別是最后時刻的罰球,她站在罰球線前深吸一口氣,手腕發力,籃球空心入網,現場觀眾的歡呼聲就是對她關鍵時刻能力的認可。
在場上,她不只是一個得分點,每次搶斷后的快攻,每次倒地搶球,都能帶動起全隊的斗志。
但就是這樣一位能發揮重要作用的球員,在銅牌掛頸時,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情緒。
她沒有哭出聲,只是仰起頭,不想讓眼淚掉下來。
這是 30 歲老將的堅強,也是對差一步就能實現冠軍夢想的惋惜。
賽后采訪中,她的聲音帶著哽咽,說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但那句“不甘心卻沒辦法改變”,道出了許多未曾說出口的遺憾。
更讓球迷在意的是她對女籃名宿隋菲菲說的那句“這是我的last dance”。
“最后一舞”這四個字,讓很多球迷心里不是滋味。
已經 30 歲的她,過了運動員的黃金時期,每次沖刺、跳躍,都要比年輕球員付出更多。
宮魯鳴擔任主教練后,女籃的陣容有了變化,幾位老隊員陸續離開,張子宇這樣的年輕球員得到了更多機會。
這次亞洲杯,17歲的張子宇有不錯的表現,但遇到對手有針對性的防守時,情況就不同了。
對手用快速輪轉來限制她的移動,她的攻防效率就會下降。
日本隊正是利用她體能下降的機會,多次發起快攻突破防線,這也是半決賽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張子宇來說,如何在保持身高優勢的同時提高機動性,是接下來必須解決的問題。
黃思靜這位老將的情況也讓球迷感到惋惜。
這位在賽場上有過出色表現的老隊員,卻在賽后平靜地表示可能要淡出國家隊了,這屆亞洲杯,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代表國家隊參賽了。
在賽后發布會上,主教練宮魯鳴雖然也承認了球隊在戰術應對上存在失誤,但還是很難平復球迷的失落情緒。
三、宮魯鳴被喊下課
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宮魯鳴的幾句話,再次把自己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他直言,自己制定的“雙塔”陣容存在漏洞,這讓日本隊有了大量出手三分球的機會。
話雖坦誠,但緊接著的評價卻讓不少人難以接受。
他將這次亞洲杯定義為“備戰2028奧運會的小考”,還給球隊打了“及格分”。
這個打分一出來,球迷的討論瞬間炸開了鍋。
“連決賽都沒進,怎么算得上及格?”
“戰術被對手完全壓制,臨場調整慢半拍,這樣的狀態不改變,2028年奧運會很難有盼頭。”
網絡上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大家覺得這個“及格分”,更像是對球隊問題的輕描淡寫。
說到底,宮魯鳴性格里的固執,是很多球迷不滿的核心。
戰術上不懂靈活調整,執教理念也顯得有些滯后。
就拿和韓國隊的季軍爭奪戰來說,他堅持讓李緣擔任首發,可李緣狀態不佳,最后還是靠王思雨上場才扭轉局面,拿下比賽,不然可能連銅牌都拿不到。
這次亞洲杯的挫折,也讓宮魯鳴陷入了執教生涯的嚴峻危機,而球迷對他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關鍵決策上。
首先是舍棄了明星前鋒李夢,這位 2023年亞洲杯冠軍功臣、年度亞洲最佳女籃球員被排除在本屆陣容之外。
而李夢在社交平臺表態 “隨時聽候國家隊召喚”,更讓這個決定顯得難以理解。
其次是戰術安排過于僵化,面對日本隊的快速攻防轉換,宮魯鳴沒能及時調整防守策略,特別是半決賽末節關鍵時刻,張子宇被棄用六分鐘,使得中國隊失去了內線優勢。
在隊員選用上,他也顯得十分固執。
從熱身賽到亞洲杯,王思雨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她在很多關鍵時刻能力挽狂瀾,進攻防守都很到位,大局觀念也優秀,可始終沒能得到宮魯鳴的重用。
不少人都在想,如果對陣日本隊時,宮魯鳴不那么固執,早點派上王思雨,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從防守到進攻,再到戰術布局,女籃都暴露出不少問題,可宮魯鳴卻表現得很寬容,還說隊伍不會因為這次輸球而改變之后的計劃。
這樣的態度,讓很多球迷難以接受,不少人又開始喊著讓他下課,也有一些人重新呼喊著讓李夢回來。
宮魯鳴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小組出局后接手女籃,本是帶著大家的期待,目標直指2028洛杉磯奧運會。
但此次亞洲杯的挫折,卻讓他的執教生涯面臨嚴峻考驗。
結尾
大家都希望宮魯鳴能吸取這次的教訓,在之后的比賽中帶領女籃打出好成績,拿下大家期盼已久的冠軍。
畢竟,球迷們對女籃的熱愛從未改變,只是這份熱愛里,也夾雜著對球隊更好發展的殷切期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