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這個連接室內與戶外的方寸之地,
總是承載著一家人對生活的不同想象。有人渴望它成為溫馨的休憩角,有人需要它承擔洗衣晾曬的實用功能,還有人夢想著打造一方綠意盎然的小天地。如今,一種 “封一半留一半” 的改造方案正在年輕人家中流行,既不用在 “封閉” 與 “開放” 之間二選一,又能讓陽臺同時擁有兩種靈魂。
1, 一分為二的陽臺, 藏著生活的兩全其美
將陽臺劃分為封閉與開放兩個區域,就像給空間按下了 “分身鍵”,不同需求在此和諧共存。這種設計的妙處在于,它不執著于單一功能,而是讓陽臺成為 “多面手”。
南京網友家的 8 平方米橫廳陽臺,曾是家人爭論的焦點:丈夫想封陽臺擴展客廳,她卻癡迷于養花種菜。最終,他們把靠近客廳的 2/3 區域封閉,裝上地暖,擺上小茶桌與靠椅,成了冬天全家圍坐曬太陽的 “陽光角落”;剩下 1/3 保持開放,作為洗衣晾衣區,通風又方便。如今,這個陽臺既是休閑茶室,又是生活服務區,樓上鄰居參觀后直呼 “后悔裝早了”。
在廣東,熱衷于種植網友則用玻璃移門給陽臺做了 “軟隔斷”。封閉區鋪著坐墊、擺上茶具,成了朋友小聚的茶室;開放區種滿綠植,甚至架起了番茄和辣椒藤,成了名副其實的 “空中小菜園”。玻璃門拉開時,兩個空間融為一體;關上后,各自功能互不干擾,層次感瞬間拉滿。
上海網友把陽臺分成 “自然綠洲” 與 “兒童樂園”:靠窗一側種滿玫瑰、吊蘭和多肉,搭配小型噴水裝置,仿佛搬進了一片小森林;另一側鋪著柔軟地墊,擺上滑梯和繪本角,成了 6 歲孩子的專屬活動區。孩子在玩樂時,她能在花草旁看書放松,親子時光各得其所。
2, 不是所有陽臺都能 “分身”, 這幾點要先看清
“封一半留一半” 雖好,卻不是所有陽臺都適合跟風。盲目改造可能導致空間局促、功能雞肋,提前做好 “功課” 很重要。
面積是首要門檻:如果陽臺面積小于 5 平方米,分區后很可能顯得擁擠。比如 1.5 米寬、3 米長的陽臺,一旦隔出兩個區域,每個空間僅能容納單一功能,反而降低實用性。建議面積在 6 平方米以上的陽臺嘗試,才能兼顧舒適與功能。
采光和朝向要匹配:朝南或采光充足的陽臺更適合分區。封閉區域若朝向不佳,可能常年昏暗,失去休閑價值;而開放區域若光照過強,晾曬的衣物容易褪色,綠植也可能被曬傷。比如朝北的陽臺,封閉區建議搭配透光玻璃和燈光補充照明。
承重問題別忽視:封閉區域需要安裝窗框、玻璃,甚至擺放家具,必須確認陽臺的承重能力。尤其是老房陽臺,若為挑板式結構,需提前咨詢物業或設計師,避免因額外重量引發安全隱患。
陽臺的改造,從來不是 “非此即彼” 的選擇。無論是 “一分為二” 的分區設計,還是 “可開可合” 的靈活方案,核心都是讓空間適配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遷就空間。如果你家陽臺也面臨 “封與不封” 的糾結,或許這種 “雙面” 設計,能給你新的靈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