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2025年第85篇原創文章來了,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三十而已》中,張志是王漫妮第二個相親對象,第一個是宋東湖,又雞賊又油膩,不說也罷。
從廣義上來說,小張主任的相親條件更吃香,但是他卻對柜姐王漫妮卻情有獨鐘。學歷咱就不說了,張志的學歷是碩士,王漫妮應該是本科,在也有人說她是大專。
學歷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
學歷現在貶值的厲害,有一句話是這個月來很流行的:“不是社會上需要那么多大學生,而是大學校園需要很多大學生去交學費。”這句話真是又搞笑又心酸。
現在就業難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張志是35歲,碩士學歷,但是很多高校畢業的人,也有找不到工作去送外賣的,所以關鍵是張志他這個工作的含金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官不大、責任重”。
我看過很多網友的評價說,媒婆是火眼金睛的,不可能給體制內的張志介紹王漫妮這樣的柜姐,這等于是在羞辱他。
可是為什么《三十而已》中,張志就偏偏跟王漫妮相親了,還一心想娶她呢?
王漫妮想回上海發展之前,張志極力挽留她時說,“王漫妮,跟了我房車是現成的,工作安穩輕松,生活安逸自由,看得見的養老、就業、醫療,看不見的生老病死,在這里統統都有保障,你為何一定要回上海啊!”
看得出來,張志有很傳統的想法,也是很傳統的相親方式,覺得兩個人差不多就行了,如果都不討厭對方,還能產生一種喜歡的感覺,就可以結婚了。
張志是小鎮上人人擁戴的規劃局主任,人稱“小張主任”。但王漫妮顯然不想被張志困住,曾經她樂意被富商梁正賢困住,想當他的老婆,但是卻不允許自己在小城被張志困住。
只能說,條件再好,也輸給了緣分二字。
王漫妮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在大城市,整整沉浸式的生活和工作了七八年,回到小城后的那種生活節奏,實在會令他們很痛苦,而一旦王漫妮嫁給張志,又為張志生兒育女,她將整個人被困在這里,也成為了顧佳曾經說的“依賴丈夫而生存的那種太太”。
以張志的條件來看,他絕對能當王漫妮的依靠,但在王漫妮的概念里,只有梁正賢那種級別的,才值得她心甘情愿的去依靠。
雖然王漫妮回小城的時間不長,但她也很快進入體制內工作,而且這份工作只是整理文檔,非常清閑,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工資領,但是大家想得到嗎?
這份工作是張志幫王漫妮投簡歷投的,但是如果是王漫妮自己去投簡歷,以她30歲的年齡,能爭得過應屆畢業生嗎?所以她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工作,張志占很大的成功因素。
舉個例子,王漫妮在上海的人脈,沒能令她長久留在上海,回到小城之后的人脈,也沒能令她自己找到工作,畢竟她三十歲了,比不上有活力又不敢嫌棄低薪的應屆畢業生們。
而張志呢,他當然沒有梁正賢那么有錢和高眼界,他甚至不如王曼妮的初戀男友姜辰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在上海立足,開一個咖啡館當老板。
但是在小鎮這邊,有張志在,王漫妮的工作很快得到了解決,父母也得到了妥善的照顧。
王漫妮考慮問題,還是自私,就在于她從來不想自己是獨生女身份,而如果嫁給張志,在她看來好像是委屈了,但是卻能惠及父母和她自己。
張志出面子,甚至欠人情給王漫妮找的工作,她適應不了,自然也就不領情了。
王漫妮跟張志告別時說:我要回上海了。
張志說:你是我第一個公開的女朋友,大家都認為我們快結婚了,你這樣走了我很沒面子。
這樣的話,會令王漫妮更煩躁,沒等張志說完,她就說:我從來沒有說過,要結婚的話。
王漫妮這句話熟悉嗎?一直很熱情的張志,已經在想象著過幾個月的婚禮了,結果聽到她這樣的話,一頭霧水,打擊甚大。
就像王漫妮之前在上海時,很甜蜜的沉浸在戀情里時,聽到梁正賢說的那一句,“我是一個不婚主義者”,那種感覺場景太熟悉了。換缸不換藥。
論相親界的條件,張志的條件比王漫妮好太多了,但有一點他輸了,王漫妮從來沒有為張志傾心過,張志卻在見到王漫妮一面之后就滿意的不得了,誰先動心,誰就輸。
今天推薦寶子們一首歌《追光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