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實習生 陳丹
擦著廣東海岸線西行,7月20日,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光臨我國沿海,帶來多場暴雨與多個10級大風。
中央氣象臺7月22日6時繼續發布臺風黃色預警,預計“韋帕”將以每小時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維持,并將于今天中午到傍晚在越南北部沿海再次登陸(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9至10級,23至25米/秒),登陸后繼續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臺風的名字是在事先入圍的140個名字中輪番使用的,趕上哪一個就用哪個?!敝袊鴼庀缶指呒壒こ處煷髟苽ソ忉屨f,今年的臺風“韋帕”與2023年臺風“蘇拉”路徑相似,基本是擦著廣東海岸線西行。也正因此,“韋帕”被網友稱為“描邊大師”?!绊f帕”這個名字能多次使用,說明這個名字還沒有碰上“十惡不赦”級別的臺風。“如果碰上破壞力極大的臺風,這個名字就被定格,永不續用了?!贝髟苽フf。
01|四個“韋帕”誰最強 ?
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于7月20日傍晚5點50分前后在廣東臺山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0至12級,登陸后由臺風級降為強熱帶風暴級。隨后“韋帕”于20日晚8點15分前后在廣東陽江二次登陸。“韋帕”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21日上午移入北部灣海面,并將于22日白天在越南北部沿海再次登陸。
關于臺風的命名,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臺風委員會成員和地區提供名稱。每個成員可以提交十個名字,這些名字通常是動物、植物、地名、神話人物等,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良聯想的名字。當一個新風暴形成時,按照預先確定的順序輪流使用這些名字。一旦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嚴重的災害或損失,其名字可能會被退役,并由提供該名稱的國家或地區提出新的替代名稱。
從2000年以來,臺風委員會曾經先后給2007年的第7號臺風、2013年的第26號臺風、2019年的第7號臺風命名為“韋帕”。其中以2007年登陸浙江蒼南的“韋帕”威力最大,以強臺風級別登陸,破壞力也最大,成為當年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造成了華東地區的嚴重洪澇災害。
2025年臺風“韋帕”,成長條件一般,盡管給沿途帶來狂風暴雨,但是相對而言,威力沒有2007年的“韋帕”強大。
近期的臺風,與高溫有關嗎?戴云偉解釋,臺風“韋帕”和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高溫屬于同一時段在不同區域發生的兩種現象。從短期天氣來看,二者間似乎沒有因果關系,但是因為都發生在全球一體化的大氣層內,全球大氣層內的各種現象可以說是一體聯動,說它們間沒有一點關系也不是科學的。這些聯系會以某種方式體現在數值預報模式中。
02|廣東的臺風
為何會把暴雨帶到四川盆地?
中央氣象臺7月22日6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7月22日8時至23日8時,海南島南部、廣東中南部、四川盆地中部和南部以及山東中西部、河南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臺風的影響范圍如何確定?廣東的臺風為何會把暴雨帶到四川盆地?戴云偉解釋,臺風影響的直接范圍一般根據臺風所造成的大風區范圍來界定,另外臺風外圍也可以與其他系統結合制造影響。
任何臺風看似獨立,實際上都是全球大氣環流中的一部分,在對流層的中高層脫離臺風主體的氣流會并入到大氣環流的其他系統中,并為其攜帶大量水汽,導致其他天氣系統的水源得到補充并制造較強的降雨。
我國東南沿海經常受到來自北太平洋低緯地區生成臺風的影響。臺風是赤道附近大范圍的對流云團在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半徑為幾百到上千千米的大型空氣渦旋。
臺風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形成,但是在北半球夏季生成的最多,特別是7-10月。因為在夏季海洋上生成的臺風容易登陸我國東南沿海,所以影響較大,造成的災害也大。
“而赤道附近地區常年屬于夏季,沒有中高緯度的冬夏之分,因此即便在我們所說的冬季也會有臺風生成?!贝髟苽パa充說。在冬季,高緯度地區干冷的空氣經??梢缘竭_太平洋的赤道地區,甚至越過赤道到達南半球。這樣造成形成臺風的基礎條件削弱,因此冬季生成的臺風個數少,而且多數基本上就地消化,難以對我國東南沿海造成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