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傳出即將訪華的敏感時間點,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突然緊急飛往美國,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
【菲總統馬科斯抵達美國】
據菲律賓國家通訊社消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已經抵達華盛頓。法新社報道稱,馬科斯將先后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和國務卿馬可·盧比奧會面,后續估計還將會見特朗普,但目前暫未看到具體的安排說明。
有意思的是,在馬科斯出訪之前,菲律賓媒體大肆吹噓稱馬科斯是特朗普連任后首位被邀請訪美的東盟國家領導人,話里話外都在暗示美國對菲律賓很重視,仿佛這次出訪是一次非常“了不得的榮耀”。但實際上,這份“邀請”是馬尼拉好不容易才“求來”的。
早在本月9日,美方發出對菲加征關稅的通知之后,馬尼拉方面就向美國發出了訪問要求,但特朗普政府一直“晾著”不表態,直到整整10天后,才“勉為其難”地松口同意。
而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吊著菲律賓,是因為他太清楚馬科斯來訪的目的了:不僅是要上趕著“拍馬屁”,更重要的還是想要“求放過”。
根據菲律賓官媒的說法,馬科斯在離開馬尼拉之前表示,他此次訪美將重申菲律賓與美國之間持久的聯盟,加強兩國之間的防務與貿易合作。其中,重中之重是加強貿易和經濟合作,特別是考慮到美國最近對菲律賓出口產品征收 20% 的關稅。
眾所周知,菲律賓向美國出口商品種類繁多,覆蓋紡織品、電子元件、熱帶農產品等多個領域,一旦加征高額關稅,勢必對其本已脆弱的經濟帶來沉重打擊。
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資本回流乏力、物價高漲的背景下,馬科斯政府財政吃緊、增長疲軟。如果再遭美方“加稅壓榨”,菲律賓國內恐將爆發更大規模的通脹壓力與民生不滿。
【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加征20%關稅】
因此,馬科斯這次飛赴美國,核心目的其實就一個:讓特朗普政府“收手”,最好是完全取消這項關稅,實在不行,至少也得降一降、緩一緩。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科斯訪美之際,特朗普要訪華的消息正傳得沸沸揚揚。而這也是讓馬科斯焦慮的真正原因所在。
過去幾年,菲律賓站在美國一邊,跟著美軍在南海挑釁中國,配合得很賣力。現在特朗普若轉頭去跟中國“緩和關系”,菲律賓很可能從“棋子”變“棄子”,成為特朗普“對華示好”的“炮灰”。
正因如此,馬科斯才急著“搶跑”,希望搶在中美會談之前,把關稅這件事談成。
不過,盡管馬科斯十分殷勤和急切,但他等來的,很可能不是一場春風化雨的會晤,而是一道“鴻門宴”。
了解特朗普風格的人都知道,這位美國總統處理國際關系,始終一個邏輯:誰能給我好處,我就跟誰好;誰惹我不爽,我就加稅制裁。日本、韓國、德國等傳統盟友都吃過這方面的虧,菲律賓當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菲律賓之所以被特朗普“另眼看待”,更多是因為它在遏制中國方面的地緣價值——扼守南海咽喉,是南部戰線的重要支點。美軍不斷擴張在菲的駐軍和基地使用權,甚至在不久前還公然宣布將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系統。
【美軍將中程導彈系統安置在了菲律賓】
說得直白點,美國看重的是菲律賓的“位置”,不是菲律賓這個國家本身。
一旦中美之間達成一定程度的緩和共識,美國就可能把菲律賓“放一邊”,不再像以前那樣“頻繁互動”。馬科斯此前為了討好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頻繁挑釁中國,如今反而可能成為美國棄子,在新一輪中美調整中被“犧牲掉”以換得相互好感。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菲律賓這幾年的表現,可謂是“一言難盡”。從馬科斯上臺初期釋放善意,到后期迅速轉向、頻繁“靠攏美國”,再到南海多次挑釁中方,中菲關系迅速跌入冰點。
過去中方始終秉持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態度對待菲律賓,哪怕多次被“咬一口”,也保持理性與克制。但這并不代表中國沒有底線。最近,中國在外交和軍事層面都已經釋放明確信號:南海不是你可以隨意賣給美國換取利益的籌碼。一旦越界,就會有代價。
在這種背景下,美方會不會替菲律賓“撐腰”,并不會影響到中方的態度。
回過頭來看,馬科斯這次臨陣赴美,看上去更像是一次“羊入虎口”的舉動。他以為能在中美“緩和”之前,從美國手里撈點甜頭,結果很可能連骨頭渣子都撈不到。馬科斯把美國當“老大哥”,但美國最擅長的,就是把盟友當“提款機”。
更諷刺的是,馬科斯還一臉信心滿滿,好像自己在演一出“大國博弈”的外交大片,殊不知在特朗普眼里,他可能會連個“跑龍套”的都算不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