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藏南地區,有三個消息值得注意,一個是從成都至拉薩經過林芝的川藏鐵路正在抓緊修建,而拉薩至林芝的鐵路早已通車,林芝火車站距離我國藏南地區最近。第二個是中國民政部連續第五次公布藏南地區27個公開使用地名(地名越來越多),以歷史法理為依據步步緊逼,構建藏南地區數字主權與治理主權。第三個是投資1.2萬億元,在林芝市修建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7000 萬千瓦,年發電量達3000 億千瓦時,是我國三峽水電站發電量的三倍。
目前,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已開工,水電站下游黑脫縣出水口已深入藏南地區,水電站剖面從米林市派鎮的海拔2940米直降至墨脫縣西讓村的605米,水位落差高達2335米。
這一步接一步的工程實施,似乎正在為收回藏南地區打下基礎。
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方案簡述(根據網絡資料):米林市調蓄(這個不能細說),首部樞紐在米林市派鎮,然后挖洞,6硐并列,一洞二機,5級連續,全部深埋(電站/輸水/輸電——減少地震/地災/戰爭影響),垂直落差2335米,尾口出水在墨脫縣西讓村,派鎮送出。G219道路正趕工,配5個直升機吊運場。
據網友推斷,超級水電站尾水出口在墨脫縣西讓村,就在實控線邊上,最大限度的用完了我方實控線內的水位落差,也最大限度避開了大陸板塊擠壓帶中心,主要確保超級水電站的地質安全。
從衛星地圖上看,超級水電站尾水出口有個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已接近實控線,從西讓村沿江而下6公里便是印控更仁村,更仁村兩邊均有分布,村莊在印控那邊。更仁村也是我國墨脫縣目前為止實控最南邊的村子。
更仁村現有印度駐軍和遷移過來的村民,因為距離我國墨脫縣西讓村實在太過接近,對我超級水電站構成一定的安全威脅。
2024年民政部關于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四批)的公告,才公布了更仁村這個村名。
所以,我國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的修建,在安全保障上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但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的修建,這也是一個機會,加快了我國對藏南地區收回的機會。
一、超級水電站由川藏鐵路線提供的重要后勤保障。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水能資源最密集的河流,僅下游大拐彎段就蘊藏著相當于三個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而正在修建的超級水電站,正是瞄準了這一“黃金水道”。它的壩址選在米林市派鎮至黑脫縣西讓村附近,恰好卡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咽喉”位置。
但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從西讓村沿雅江下行,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便是中印實控線。再往南170公里,海拔驟降數百米(從600米降到150米),進入一馬平川的印度阿薩姆平原。
過去,受限于交通條件,大型裝備難以快速投送,藏南的地理優勢更多是“易守難攻”的被動防守。但今天,隨著拉林鐵路的全線貫通、川藏鐵路的加速推進,以及林芝至墨脫公路的升級,一條“鋼鐵動脈”正從成都平原直插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鐵路的運力足以支撐一個合成旅的重裝裝備24小時內抵達林芝,對確保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的安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給藏南地區的每座山、每條河、每座村莊和城鎮填寫上中國戶口。
如果說川藏鐵路是“硬支撐”,那么近年來中國在藏南的一系列動作,則是在“軟主權”上筑牢根基。
2025年,民政部第五次公布藏南地區27個公開使用地名,從“魯古塘”“同馬”“拉曼”“陸松”“登坑曲宗”,這些承載著千年藏文化記憶的名字,以官方公告的形式重新刻入了中國的版圖。
民政部連續五次增補藏南地名,被外媒稱作“給每座山、每條河上戶口”。在數字地圖、北斗網格碼、實景三維中國的加持下,任何一塊爭議土地都有了“中國身份證”。
這不是簡單的“命名游戲”,這是根據國際法中“有效控制”與“歷史權利”的原則,持續的地名宣示和民事管轄,一步步壓縮了印度在藏南的“法理空間”。
藏南地區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清晰的歷史歸屬和法律依據。中國對這一地區的主權,不僅是歷史傳承,更是國際法框架下的固有權利。
當這些地名被納入國家官方地圖、寫入行政檔案,當數字地圖上的每一個標記都指向中國主權,實際上已經為最終的領土收回鋪平了法律道路。
三、電站修到哪里,國家力量就能投送到哪里。
從地理上看,墨脫縣西讓村以南海拔驟降,無高山阻隔,形成開闊平原。
為保障這座超級水電工程的安全,必須確保周邊數百公里范圍的絕對安全,這一安全需求自然延伸至對藏南平原地區的有效管控。
很多人記得,1962 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曾沿錯那縣達旺地區的峽谷一路南下,前鋒抵達印度提斯浦爾市北部的塞拉杰—博加比爾高地。山腳下,便是一望無際的阿薩姆平原。受制于后勤,我們最終主動回撤。
1962 年沒走完的路,今天用合成旅可以續上。
川藏鐵路建成后,成都至林芝一天可以直達,重型合成旅可整建制投送,依托米林機場、川藏青藏兩條鐵路大動脈以及派鎮水壩庫區,我們正構建一套高效的陸路通道體系。通過多雄拉、嘎隆拉兩條隧道穿越喜馬拉雅山、繞過“綠色無人區”,可實現大宗商品貨物抵達墨脫地區。
以后派墨公路升級雙向四車道,墨脫至西讓施工便道同步打通,雅江峽谷不再是“單行道”。一個合成旅的裝甲集群、彈藥補給、醫療物資,可在一至兩天之內從成都平原直接投送到墨脫縣的西讓村。
四、收回藏南地區,會師提斯浦爾,是歷史的必然。
藏南地區,這片被稱為“西藏江南”的沃土,始終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南地區的回歸,是建立在扎實準備之上的歷史必然。
拉林鐵路與川藏鐵路構成的“鋼鐵動脈”,解決了“能不能投送”的問題;民政部的地名公布,回答了“該不該收回”的法理疑問;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及配套運輸體系,明確了“如何保障”的現實路徑。
主攻線路可以從墨脫縣的西讓村出發,沿雅魯藏布江一路南下,對藏南地區實行全面包抄。形成亞東縣扼喉、錯那縣斬腰、墨脫縣主攻的全線攻勢部署。以錯那部署威脅印提斯普爾,迫使其收縮防御露出破綻;以墨脫部署打通雅魯藏布江通道,將主要兵力進攻至雅魯藏布江河口并完成機械化展開,沿布拉瑪普特拉河北側平原進行機械化推進,會師提斯浦爾。提斯浦爾的大潰退將會再次上演。
1962年當我軍沿達旺、德讓宗攻到卡門河邊,距離提斯浦爾不到50公里時,駐扎在提斯浦爾的印軍望風而逃,而布拉瑪普特拉河橫貫在城市南側,整條河上只有提斯浦爾一座橋,橋面擠滿了潰退的印軍和民眾。我軍若再前進一步,即可以布拉瑪普特拉河為界,解放提斯浦爾。
從歷史深處走來,藏南地區承載著中華民族對領土完整的堅定信念。向未來望去,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推進正在為藏南土地的回歸鋪就堅實道路。其中,西藏雅魯藏布江超級水電站的修建,不僅是一項震撼世界的能源工程,更在戰略層面成為我們收回藏南、會師提斯浦爾的關鍵支點。
收回藏南,從來不是簡單的“軍事行動”,而是綜合國力、主權宣示、民心向背的系統工程。當川藏鐵路鋪就“鋼鐵天路”,當藏南地名刻入官方版圖,當雅江水電站成為戰略支點,我們終于有了“平推提斯浦爾”的底氣,不是靠一時的熱血,而是靠一代又一代建設者用雙手鑄就的實力。
雅江奔涌不息,山河終將一統。這,就是中國藏南回歸的答案。
(夏安/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