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輕輕一掃,外賣騎手張敏走進創業大廈一樓的“暖新角”,熱好午飯,邊充電邊翻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清單》手冊,這是她一天奔忙中的溫暖時刻。
在納林陶亥鎮司機之家,貨車司機王師傅剛完成“一鍵入會”操作,便領取到旗總工會送來的清涼慰問品。他笑著說:“跑了十幾年運輸,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
太陽城商業中心,一輛印著“暖城驛站”標識的車輛停靠在商圈廣場,快遞員李強刷身份證進入車內涼爽空間,用電子血壓儀自檢身體狀況。這是伊金霍洛旗創新推出的24小時無人值守流動驛站車,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動態服務。
“暖城驛站”“司機之家”,服務觸角不斷延伸
2025年初,伊金霍洛旗首個數智健康“暖城e站”在水岸新城鄰里中心正式揭牌。站內配備全屋智能小愛管家、茶吧機、電子血壓儀等10余項智能服務設施,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精準化服務。這些覆蓋全城的服務站點,是伊金霍洛旗將工會驛站建設納入2025年全旗民生實事項目、精心布局的成果。目前,全旗已建成47個工會驛站,其中17個是24小時智能驛站,多個站點獲得國家級榮譽肯定。驛站內空調、冰箱、充電設備等一應俱全,日均服務戶外勞動者超千人次,累計惠及環衛工人、快遞員、交警等群體超2萬人次。服務網絡正不斷向鄉鎮延伸,確保城鄉新就業群體都能“看得見、進得來、用得好”。
從熱飯充電到技能提升,服務內涵不斷升溫
臘八節的暖粥、冬至的餃子、元宵節的湯圓……驛站里的節日關懷,讓無法歸家的勞動者心頭暖意融融。這僅僅是服務的一部分。驛站定期組織免費理發、讀書分享、法律咨詢等公益活動,聯合醫院、社區開展健康義診、就業招聘。在升級打造的數智健康服務點內,AED急救設備、體測儀等守護著大家的健康。更值得期待的是,伊金霍洛旗正積極謀劃“驛站+”服務升級版。未來,驛站不僅是歇腳點,還將成為賦能站,聯合企業、社區等,引入勞動技能競賽、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培訓,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打開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以新管新”+校地合作,服務機制不斷創新
如何讓驛站更貼心、管理更有效。伊金霍洛旗創新推出了“以新管新”機制。鼓勵那些熟悉群體需求、熱心公益的外賣騎手、快遞員參與到驛站的日常管理和服務中來,讓驛站真正由“自己人”管,服務更對“胃口”。為了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和前瞻性,旗委社會工作部(“兩新”工委)積極搭建平臺,與知名高校相關學院攜手共建研究實踐基地,共同探索新就業群體黨建和服務工作的新路徑、新方法,為持續優化服務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數字賦能也同步推進,驛站信息全面接入主流地圖和工會線上平臺,掃碼即可查找最近服務點。針對流動性強的貨車司機,便捷的線上入會通道暢通無阻,讓組織覆蓋和服務觸達更加精準高效。
部門聯動+資源整合,服務維度不斷拓展
服務新就業群體是系統工程。旗社會工作部(“兩新”工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積極聯動旗總工會、婦聯等部門,形成關愛合力。在創業大廈的“暖新角”,旗婦聯精心融入“娘家人”的關懷,設置了便捷的維權服務入口,配備了微波爐、充電寶、急救箱等物資,擺放著普法手冊,為女性從業者打造了一個安全、溫暖的專屬空間。“這些細節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也更有干勁了。”一位年輕的女騎手如是說。
此外,伊金霍洛旗還推動服務網絡向鄉鎮延伸,確保城鄉新就業群體都能感受到組織的關懷。納林陶亥鎮的“司機之家”就是服務觸角深入基層的例證,為長途奔波的貨車司機提供了歇腳、補給、學習、交流的專屬空間。
如今在伊金霍洛旗,各類“暖新驛站”如同城市毛細血管末梢的溫暖節點,日均接待逾千名戶外勞動者。從一餐熱飯、一處陰涼,到一份健康關懷、一次技能提升,再到“家”一般的歸屬感,這座北疆小城正用15分鐘服務圈的溫度,為新就業群體筑起一個個可感可知、可信可靠的“紅色港灣”,讓黨的工作觸角延伸至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經絡。
來源:伊金霍洛社會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