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21日,以色列國防軍持續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坦克部隊進入中部代爾拜拉赫,并在凌晨對該地區發動多輪空襲和炮擊。與此同時,以軍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的荷臺達港實施打擊,摧毀其軍事設施,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當前,以色列同時在中東多條戰線作戰,其軍事實力能否支撐長期消耗戰?
長期多線作戰讓以色列承受巨大壓力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持續21個月的多線作戰已使以色列陷入政治、社會與經濟的三重困境,其中兵源短缺成為最緊迫挑戰。作為人口僅900萬的國家,以色列軍隊長期依賴預備役力量,但當前戰事強度已遠超其承受極限。今年5月,以軍宣布在兩個月內征召45萬預備役人員,創下歷史紀錄(2023年10月加沙沖突時僅征召30萬預備役人員)。頻繁征兵導致大量勞動力脫離生產崗位,不僅沖擊國內經濟,更引發極右翼宗教政黨“退出政府”的威脅,加劇內閣政治分裂。
以色列試圖構建中東新秩序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盡管壓力顯著,以色列尚未瀕臨崩潰。近兩年其經濟保持增長,社會抗議規模可控,以色列政府通過軍事行動重塑中東安全秩序。以方認為,過去21個月的戰事已取得“戰術勝利”,當前戰略目標從“控制敵對勢力”(如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升級為“徹底消滅威脅”,以此建立所謂“中東新秩序”。當前形勢顯示,除非以色列在某一戰線遭遇重大挫敗,否則這種多線作戰狀態仍將持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