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撂下一句狠話:“最簡單的節省聯邦資金的方式,就是終止與馬斯克企業的合同!”一場針對SpaceX的全面審查隨即展開。白宮總務管理局要求國防部、NASA等機構上交所有合同數據,逐項評估是否存在浪費、能否被替代。
44天后,一份令特朗普汗流浹背的報告擺在桌上:90%以上合同無法取消!這位揚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總統,不得不承認自己小看了馬斯克——這位科技狂人早已把美國命脈,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
01 政府喂大的巨鱷,反咬喂食者
SpaceX的崛起,堪稱美國航天史的奇跡。表面看是硅谷鋼鐵俠的傳奇,實質卻是美國政府親手喂養的巨獸。成立至今,SpaceX累計拿下超220億美元政府合同,NASA的商業載人計劃更讓它節省200億至300億美元研發成本。
馬斯克的精明在于“借力打力”。他拿著政府補貼,重金挖走NASA退休專家團。這些航天老兵帶著國家機密轉身,為SpaceX打造出龍飛船、獵鷹9號火箭等顛覆性技術。當波音還在為“星際客機”的缺陷焦頭爛額時,SpaceX已用回收火箭將發射成本砍到傳統方案的三分之一,僅2023年就為國防預算省下120億美元。
特朗普想動刀?馬斯克早有防備。NASA合同中埋著“任務不可中斷保障條款”——政府若單方毀約,需支付天價違約金并承擔全部延誤責任。白宮想挑戰條款合法性,卻被國會預算辦公室一紙法律意見書駁回:這是合法“關鍵任務保障機制”。
02 掐住美國咽喉的兩只鐵手
審查越深入,白宮越心涼。SpaceX已深度嵌入美國國家機器的每一處關節。
太空領域,它是唯一選項。NASA內部通告寫得赤裸裸:“沒有SpaceX,連基本太空任務都維持不了?!饼堬w船是美國唯一能往返空間站的載人航天器,一旦停用,宇航員將滯留太空。更致命的是,SpaceX包攬80%軍用衛星發射,掌控美軍65%戰術數據傳輸。俄烏前線,星鏈日均處理1500次通信請求;環太平洋軍演中,無人艦隊靠它調度效率飆升40%。
星鏈變星盾,馬斯克捏住美軍神經。表面是民用衛星網絡,實則化身五角大樓“指揮中樞”。SpaceX為軍方定制480顆Starshield衛星組建“Milnet”軍用網絡,承擔全球美軍無人系統的指令傳輸。國防部內部警告:任何中斷行為都是“國家安全威脅”。
面對審查,馬斯克主動出擊。SpaceX向五角大樓遞交46頁“不可替代性評估報告”,將波音列為“低成熟替代方”,藍色起源更因未通過安全評審被標注“存在情報泄露風險”。NASA被迫終止備胎計劃——波音飛船多次失敗,歐洲合作談判緩慢,傳統火箭發射架早已拆除。
03 壟斷的代價:國家向資本低頭
特朗普的Plan B徹底破產。他想把部分合同轉給藍色起源,卻被五角大樓以“國防安全等級不達標”為由否決;象征性分給傳統軍工企業的碎單,連SpaceX業務的零頭都抵不上。
馬斯克的反擊卻刀刀見血。他在X平臺連發35條貼文,翻出愛潑斯坦案舊賬,直指特朗普是否在名單之列。貼文雖刪,截圖已傳遍全網。更狠的是宣布成立“美國黨”,劍指2026年國會席位,把商業戰爭升級為政治對決。
白宮不得不認輸。NASA內部郵件明確通知:“所有SpaceX任務繼續執行,計劃不變”;發言人被問及審查進展時,只能含糊回應“程序性評估尚在進行”。
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年收入將達155億美元,NASA貢獻僅占7%——這已不是政府施舍,而是平起平坐的交易。當馬斯克用星鏈掌控近地軌道通信權,用龍飛船扼住太空咽喉,美國猛然驚醒:從航天霸權到數字戰爭,國家的命運竟系于一人之手。
特朗普舉起的刀,最終懸在了自己頭頂。這場世紀博弈留下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當企業家掌控國家命脈,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