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我刷到條新聞,真給我氣笑了。有個開發商老總對著鏡頭拍桌子,說房子賣不動,不降價回籠資金難道等著破產清算,那叫一個理直氣壯。
可那些去年高位接盤的業主,估計現在房子都不值當初買的價了。今天咱就來好好扒一扒開發商這波生死降價背后的秘密。
先給大家看組數據,上半年全國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跌了超11.8%,67家上市房企里有47家都在虧錢,這可不是小事兒。萬科單季度就虧了100多個億,相當于每天扔出去6000多萬。
我有次跟一個房企區域老總喝酒,他酒后吐真言,說現在賣一套房哪怕虧5萬都得賣,不然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這就好比開餐館,客單價100塊,成本120塊,你說你是關門還是賠本賺吆喝?
前陣子鄭州有個樓盤更絕,去年1.5萬一平,現在直接7折,還送裝修送車位。結果業主拉橫幅堵門,開發商保安拿著喇叭喊:“嫌貴?當初簽合同可沒人逼你,要么接受降價,要么看我們破產,房子變爛尾樓。”這話雖然難聽,可也戳破了樓市的真相,開發商真是到了保命要緊的時候了。
有人可能覺得降價是好事,咱老百姓能得實惠,可實惠背后可能有坑。我有個粉絲買了套降價20%的期房,簽合同的時候發現小區綠化率從35%降到25%,說好的雙語幼兒園變成了社區菜市場,銷售還嬉皮笑臉地說:“一分錢一分貨,總價降了30萬,這點瑕疵不算啥。”這就像買了件打折羽絨服,回家發現是黑心棉,你說虧不虧?
再說說二手房市場的怪象。我有個粉絲朋友在重慶江北有套江景房,去年掛280萬,今年降到240萬都沒人看。中介還給他出主意,說:“哥,你報260萬,客戶還價就230萬成交,這樣顯得你讓步了,客戶也覺得占了大便宜。”
現在二手房交易就像在菜市場買菜,賣家喊10塊,買家直接砍到6塊,最后7塊成交,雙方還都覺得自己賺了。
可能有人要問了,現在到底能不能買房?我覺得吧,要是剛需自住,看準了就可以買,但別指望能大漲。要是投資炒房,勸你早點收手。這就像種地,豐年畝產千斤,你非要在這時候高價租地,那不是傻嘛。
我給大家說三個避坑指南。
第一,買現房別買期房。現房看得見摸得著,至少不會爛尾。我有個朋友買的期房,合同寫著2023年交房,現在工地上就倆工人磨洋工,開發商還說正常施工。
第二,別信特價房的噱頭。那些什么工抵房、清盤房,要么是頂樓、底樓,要么是臨街很吵的房子。要是有好房子,內部員工早搶光了。
第三,多看看周邊二手房的成交價,新房價格能瞎報,二手房成交記錄可騙不了人,就像看姑娘年齡,身份證比美顏照片靠譜多了。
最后給大家講個真事兒。我有個朋友去年在蘇州園區買了套二手房,當時房東急著移民,180萬就賣了,比市場價低15萬。今年同小區新房開盤價才160萬,這朋友沒生氣,反而挺樂呵,他覺得住了一年多,房子沒跌多少,還省了租金,挺值的。
這就是現在買房該有的心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只要自己住著舒服,短期內的波動不算啥。現在的樓市就像坐過山車,有人嚇得叫,有人趁機換座位。但不管行情怎么變,大家記住,買房前多踩盤,簽合同前多看條款,交房前多問問為啥。畢竟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對吧?
最后考考大家,如果開發商說買貴了包退,你敢不敢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