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欣雨 封面新聞記者 冷宇
“請排好隊,叫到名字的村民來領取工資……”近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仁和鎮立新村村委會外,村集體開辦的公司現場為80余名務工村民,兌現共計16萬元的勞務工資。
村民在家門口領取工資 圖據仁和融媒
現場,待叫到自己的名字后,村民們依次上前簽字、領錢、摁手印。其中,當天領取工資最多的是村民鄧大哥,他拿到了6700元。
今年以來,仁和鎮因地制宜探索推進土地規模化、標準化經營。以立新村為例,該村于今年3月成立村集體公司,對村民手中的零散土地進行整合租用,打造出200畝高標準農田用于稻菜輪作,推動特色產業和農文旅融合發展。
立新村村民在田間收割水稻 圖據仁和融媒
今年4月,在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后,該村集體公司發布用工需求,并組織有務工意愿的村民播種水稻、葵花等作物。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引入企業規范化運營的模式,村民們不僅能以土地入股,還能在家門口務工,相比于以前,收入有所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立新村已設置用工崗位70余個,用工1000余人次。
“今年村集體產業收益預計達100萬元,其中200畝高標準農田預計能帶來約30萬元收益。”立新村相關工作人員說,隨著土地規模化、標準化經營的推進,配套設施、業態的逐步完善,村民不僅能通過在家門口務工領工資,未來還能享受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二次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