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東地區消息人士透露,伊朗正在考慮引進中國的殲-10C“猛龍”戰斗機,并希望在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尋求合作。這個消息為已經動蕩的中東空中力量競賽注入了新的緊迫感,讓從以色列到沙特阿拉伯的軍事決策者感到不安,也進一步考驗了美國的地緣政治耐性。
本文是新加坡《亞洲防務安全》于2025年7月22日發布的一篇分析文章,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
F-14“雄貓”
幾十年來,伊朗空軍始終籠罩在西方武器禁運的陰影下,只能依靠由冷戰遺產拼湊的機隊艱難維持,包括歷史悠久的F-14“雄貓”、F-4“鬼怪”和F-5“虎”,這些都是巴列維王朝時期從美國引進的戰斗機。制裁、損耗與孤立迫使伊朗工程師成為“拼裝”和“創意改裝”的高手,依賴本土升級、黑市零件與大量逆向工程,勉強維持這些老邁戰機的適航狀態。
F-35I
但在網絡化戰爭、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超視距空戰的時代,伊朗空軍陳舊的機隊無法與海灣地區裝備的F-15SA、F-15QA、F-16Block 70“陣風”和“臺風”戰斗機相匹敵,更不要說以色列空軍裝備的F-35I隱身戰斗機了。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殲-10C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過渡選擇,這款四代半戰斗機能以西方裝備幾分之一的成本和零政治負擔提供高端作戰能力。
殲-10C“猛龍”
從戰術角度來看,殲-10C對伊朗空軍而言是一次質的飛躍。這款四代半戰斗機配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數字化玻璃座艙、現代數據鏈與先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專為在超視距作戰中與西方戰斗機相抗衡。
霹靂-15E
真正令對手忌憚的是,殲-10C可以攜帶強大的霹靂-15超視距空空導彈。公開資料顯示,霹靂-15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即便是出口型號霹靂-15E,也有著145公里的標稱射程,可與美國AIM-120D和歐洲“流星”空空導彈相媲美。
蘇-35
公開情報與西方防務評估表明,烏克蘭戰爭讓俄羅斯空天軍遭受重創,包括蘇-34、蘇-30和蘇-35在內的主力機型損失慘重,迫使俄羅斯優先滿足自身補充需求,導致伊朗在獲取新型高端戰斗機時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殲-10CE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抓住機遇,試圖搶奪長期由美歐俄主導的中東軍火市場份額。此前向巴基斯坦出口殲-10CE戰斗機的成功案例,已為中國航空工業贏得國際信譽。
如果復制巴基斯坦模式,伊朗空軍就可以構建多層次空中防御體系,重點保護戰略目標,這增加了以色列采取“先發制人”打擊行動的風險。
殲-10C雖然不能抵消F-35I的隱身優勢,但會提升伊朗空軍的探測與攔截范圍,迫使以色列進行更復雜的任務規劃,同時增加對抗時的防空壓力。
在操作層面,伊朗維持殲-10C戰備狀態時將面臨不小的挑戰。高維護需求的電傳飛控、先進航電和有源相控陣雷達都需要穩定的備件和技術支持,承包商的技術支持至關重要。此外,伊朗飛行員習慣了模擬儀表,需要大量的轉換訓練才能充分利用殲-10C的數據鏈、傳感器融合和電子戰能力。
在財務層面,每架殲-10C的單價約為4000萬至4500萬美元。如果按照24架來計算,整個采購計劃的總金額就可能超過1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配套武器、人員訓練、地面保障設備和后勤支持成本。對身處制裁困境的伊朗而言,這筆支出數額巨大,很可能通過能源易貨完成交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