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要寫下標題,如果你寫不出標題,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
真正的寫作,標題下面就要寫出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寫下的每一句你都要負責,你是認真的,不是胡說八道……
“把孩子送到書店玩一天”活動已經持續4天了。每天都有小朋友開到書店。
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做飲品;“采訪一個人”,等完成后也很開心;他們最不喜歡的就是寫作文。
可能那種考試作文真的讓人討厭(曾經我也寫過很多),破壞了大家對寫作的興趣。
我想讓他們有一個機會,感受到寫作是好玩兒的,是讓人激動的。
最重要的是努力寫出真實的東西。去觀察咖啡屋,看那些設備的名字,看飲品的顏色,品嘗它們的味道……
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自己要教寫作、改作文。
我在北師大讀書的時候,有一陣子也去做家教掙生活費。輔導的是重點高中的男生,他們要考北大清華,幾次下來我就感到痛苦萬分。
那時我就想,真不能當老師呀。這就是我選擇到報社當編輯的原因。
當編輯也需要“改作文”,都是記者寫的稿件。
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刪改。一篇八千字的深度報道,只能發四千字。想想記者是熬了幾個夜晚寫出來的,而我只要半小時,就要刪改到位——經常感覺對不起那些朋友。
等我自己開始寫專欄的時候,終于體會到“建造”的樂趣。我不在乎編輯怎么刪減我的文章,甚至從來不去關注它最后刊發出來的樣子。這大概是一種心理陰影。
我把開書店理解為一種內心建設。尤其是今年夏天和“原道精讀寫作”的小朋友近距離接觸,終于讓我能夠以一種新的狀態來面對小朋友的寫作。
我相信,如果不僅僅是沖著考試的目的,“寫作”是“精神成長”的重要一環。親近文字而不是短視頻,會成為區分人的一個新標準。
這四天真是新的體驗,感謝來書店的小朋友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