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世界變得柔軟而豐盈
文/勾琴蘭
我出生于大山深處,十二歲之前,根本不知課外讀物為何物。到鎮上讀初一的第一天,我那淺薄的見識中,小鎮堪比一座大城市,小小的心臟被很多新鮮事物撞擊得無以復加。就在這里,就在我認識新世界新同學的時候,遇見了生命中的第一本課外書。
我認識的第一個新同學是坐在后座的一個女生,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吳優,很健談,很愛笑,讓有些自卑的我感到很親近。當我還在猶豫要不要表達和她交朋友的時候,她竟主動對我說,“我們做朋友吧!”還順手遞了一本書給我,我突然感到一縷春風從遠處吹來。我一看,這本書是《格林童話》,于是立即翻開書本。這與我學過的語文課本多么不同呀,一個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像白花花的米飯一般抓住轆轆饑腸,很快吸引住了我。哪知過兩天后,老師說吳優同學已經轉學不會再回來了,我的心里一下子被潑了雪,又疼又涼,只好緊緊拽住那本《格林童話》。這個可愛的女孩兒像天使一般專程為我贈送禮物而來,送完后就消失不見了,甚是遺憾。此后,我格外珍惜這本《格林童話》。
當我對學校環境有了更多了解后,我才知道有一個叫“圖書室”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安安靜靜地站立著數不清的書籍,我知道那不是站立的書籍,而是站立了無數個不同的世界。我要走進那些世界,走進一片片荒漠中去看綠洲,走進一片片白云中去撫摸清涼,走進天上人間去感受悲歡離合。于是,我立刻辦理了借閱手續,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每天上完課,我就爭分奪秒地寫作業,然后把更多玩耍的時間用來讀書。在閱讀中,我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快樂。因此,整個初中、高中、大學課余時間中,我不是在讀書就是在借書的路上。
大學畢業后,我只身前往深圳一所小學教書,在學校附近的小鎮上我發現了一個小書攤。這個小書攤估計是主人的第二職業,只開夜市,攤頂上支起一個幽暗的電燈泡。書攤可以免費看書,于是我又成了這里的???,就像干涸的土地,終于迎來了甘露。我每天下班后就去書攤前坐坐:幽暗的燈光照在書頁上,文字在眼睛里流淌,翻書的聲音輕輕掉落到地上,與黑色的影子一起伸展和蜷縮,我的心不知不覺被照得無比亮堂。后來,學校對面修建了一座公益圖書館,辦了借閱卡就可以免費借書。這樣一來,我讀書就方便了。于是在那段時間里,我讀魯迅、沈從文,讀三毛、張愛玲,讀外國文學作品,讀國內經典書籍,重讀以前沒有讀懂的書。
后來,我回到重慶上班,每日通勤輾轉于軌道交通六號線、三號線和二號線,車門開合時氣囊吞吐的嗡鳴,像是城市為奮斗者奏響的晨曲。突然換了生活環境的我,正在思考,怎樣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錨點。于是,我翻開隨身攜帶的書本,讓視線回歸書頁間。我的世界一下子安靜了,周遭沒有陌生的街道和商店,沒有擁擠的人們,甚至沒有聲音和顏色,沒有陌生和擔憂。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從莫言的《蛙》《豐乳肥臀》開始,到余華的《第七天》《在細雨中呼喚》,一個又一個故事,讓我的心在書中翻飛、沉浮。我像一個瘋子,有時喜悅,有時悲傷,有時欣慰,有時痛苦……像一匹逃難的野馬,在叢林中穿越一棵又一棵大樹。那時候,我似乎感到生命中有一些奇異的事情正在發生。從此,我的列車時光,就是美好的閱讀時光。我在書中感受到無數次濃烈的愛和撕心裂肺的痛,我陪著主人公一起高興,一起落淚,一起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陪主人公一起領略人生的真諦,打開人生的枷鎖。
再后來,我對重慶慢慢熟悉起來,周末也會到處走走。我發現重慶這座火辣的城市中,有很多人都愛閱讀。列車上、書店里、圖書館中,甚至在隨意一棵大樹下、公園中,你總是能見到一個個正在認真讀書的身影。在這樣一個書香氣息濃厚的城市生活著,真是幸福!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變了。不再只關注自己的悲苦,不過分夸大心里的落差,因為閱讀,我人生的這場修行變得云淡風輕,也讓世界變得柔軟而豐盈。當指尖劃過紙頁,時間仿佛靜止,喧囂被隔絕在外,內心的寧靜與幸福悄然生長。
作者簡介:勾琴蘭,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教師,重慶市九龍坡區作協會員,重慶文學院第五屆創作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