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國對外正式確認,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在西藏林芝地區開工,投資1700億美元,建設5座梯級水電站,預計本世紀30年代運營,發電效能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每年可滿足3億人年度用電需求。
然而,就在我國項目開工之際,歐美非政府組織NGO卻主動跳了出來,聲稱該項目破壞生態、影響下游,并希望印度、孟加拉國有所反應。
洛桑央措等NGO組織專家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中國在青藏高原建造水電站,將會產生連鎖反應,波及下游數百萬居民,因為以來雅魯藏布江的大多是漁民和農民,建造水電站將影響內河漁業和沿岸農業。
這些組織聲稱,建設該水電站項目將對青藏高原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如果建成了再采取反對行動,可能會為時已晚,印度等下游國家應該有所表示。
一直以來,只要我國開工涉及跨地區、跨流域的基建項目,往往都會引來歐美所謂環保等非政府組織的干涉與攪局,比如在之前東南亞湄公河問題上,就頻繁指責我國在瀾滄江上游建設大壩,影響下游水文環境。
而實際上,這些歐美非政府組織的指責,完全沒有道理,甚至帶有不良的政治目的,因為我國在自身境內開工基建項目,本身屬于內政不容干涉,另一面,我國與相關國家簽有水文、氣象數據共享協議,做到了睦鄰友好的義務。
就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項目而言,該河流僅占下游印度境內布拉瑪普特拉河總流量的30%,影響并不算大,我國也已經向聯合國承諾提供長達20年的水文數據,不改變河流徑流,并與印度簽署了水文分享協議,這相較于印度單方面中斷與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條約》的行為,可以說做到了仁至義盡。
而作為一個擁有2000米落差的重大潛在水利項目,雅魯藏布水電的開建,非但不會給青藏高原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反而會因為1.2萬億的投資,帶動西藏地區和周邊經濟,讓當地可以通過出售清潔能源獲得更多財政收入,用來改善民生,實際上是有重大積極作用的。
對于歐美NGO組織而言,炒作雅魯藏布水電問題的目的,無非是利用一些流亡人士,以此為契機,挑撥中印關系,滿足自身政治目的,并非是真心為了地區國家民眾的利益與經濟發展。
事實上,即便是當事國印度也十分清楚,不論干涉與否,都不可能扭轉中國修建水電站的決心,更何況印度自身也沒有能力阻撓,現實國際環境也不允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