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VA通訊社》報道,朱拉尼疑攜家人逃離大馬士革,特朗普最不想看到一幕發生,怒火轉向以色列,魯比奧16日“嚴重關切”了以色列打擊敘利亞行動,18日就傳出停火消息,與伊以停火如出一轍,美先傳消息,涉事國暫未回應,不尋常之處在傳停火消息者是美國駐土耳其大使,看來,中東混戰場面,愈來愈多國家要被牽扯進去了。
以色列空襲著實猛:敘利亞國防部大樓至少被4枚導彈擊中,鋼筋混凝土塊被炸飛激起硝煙遲遲不散,電視臺直播被迫中斷,最后出現的畫面是主持人驚叫躲避,三十六計走為上,混亂的敘利亞反應出來兩件事。
一方面,敘利亞局勢并無想象中穩固,和平更像徒有其表的空殼子。沖突源頭在德魯茲武裝人員和貝都因部落人員沖突,局勢因以色列介入升級,以軍先是打擊敘利亞南部,緊接著就對大馬士革動手,直奔類似“總統府”和“總參謀部”大樓這樣的大目標而去,伊以停火后,內塔尼亞胡心仍不安,保護敘利亞德魯茲人只是象征目標,更多是為了分裂敘利亞,讓這個中東心臟無法對以色列構成實質性威脅,確保以色列的安全。
另一方面,朱拉尼操之過急,兩派沖突升級,離不開敘利亞政府的漠視,仗著美西方對政權的認可以及以色列才結束與伊沖突,朱拉尼覺得可以為所欲為,支持武裝政權介入蘇韋達省沖突,妄想借此控制敘利亞全境,未料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內塔尼亞胡正需一場戰爭自救,朱拉尼就送上門。
以軍猛烈空襲,朱拉尼順勢陷入被動,單方面挨打的原因有兩重,一是清楚的知道以敘軍事實力差別,還手恐會迎來更猛烈的打擊,第二重原因,朱拉尼有心與美歐建立良好聯系,美國愿意支持朱拉尼政權,一大前提就是要其改善與以色列的關系,敘利亞順勢討好,效果很顯著,自以敘沖突爆發,美國一直施壓以色列,要求停止對敘利亞軍隊的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以敘友好,美國可謂用心良苦,特朗普先是解除了對敘利亞制裁,后又推翻對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為“恐怖組織”的定義,美國花費大心思,內塔尼亞胡空襲之舉倒退了美國在中東的布局,華盛頓不會讓內塔尼亞胡的政治算盤凌駕在美國之上,更不會讓任何人影響他“中東和平”的大局,果不其然,當地時間7月18日,美國駐土耳其大使就向外界宣告了以敘雙方已經同意停火的消息。
行為讓人聯想到伊以停火,也是身為第三方的美國先傳出的消息,以色列和伊朗當時也未第一時間回應,由此猜測,停火大概率是真,驗證了分析人士猜測,以色列與敘利亞的交火看似猛烈,局勢卻不太會進一步升級,不過,停火并不代表矛盾消失,特朗普期待的以敘關系正常化很難實現,因為敘利亞很難接受內塔尼亞胡要求其放棄戈蘭高地主權的要求。
還有一處要點,率先釋放停火消息的是美國駐土耳其大使,土耳其對美有親近,對以色列有批評,美土同仇敵愾對以色列而言不屬好事,內塔尼亞胡一點就著,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想用戰爭延長政治生命。
然而,表面無解的命題,其實路是被內塔尼亞胡自己堵死的,兩黨官宣退出看似威脅了執政聯盟在議會的席位,過分反應卻屬杞人憂天,一方面,內塔尼亞胡還有三個月的時間轉圜,另一方面,內塔尼亞胡的支持率已有提升,加沙地帶若停火支持率恐再傳喜訊,內塔尼亞胡完全沒有必要視戰爭為延長政治生命的唯一選擇。
美以雖在中東地區高度捆綁,特朗普卻想重奪控制權,顯然,在中東混亂局勢中,以色列已經成為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敘利亞不會成為內塔尼亞胡野心的結束,除非背負在他身上的指控消失,朱拉尼也陷困境,既有戰時逃跑的嫌疑,又被現實證明并未完全掌控敘利亞,被平息的內亂只待機會就有可能卷土重來,美國表面的支持,更像是誘餌,背后的目的極有可能是“代理人”,一場交火撕扯兩國和平表象,可訴求不平衡,停火又能堅持多長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