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報道,約旦、阿聯酋等11個中東國家當天發表聯合聲明,支持敘利亞的安全、統一、穩定和主權,反對外國干涉敘利亞事務。聲明說,約旦、阿聯酋、巴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卡塔爾、科威特、黎巴嫩、埃及等國外長過去兩天里就敘利亞局勢密集磋商,統一立場。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17日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費薩爾親王對魯比奧強調,應當尊重敘利亞的獨立和主權,制止以色列在敘利亞領土上的侵略行為,以及團結一致支持敘利亞政府采取措施,在其國內全境建立安全并維護法治。
襲擊(資料圖)
7月16日,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大馬士革,俄新社報道稱造成多處設施損毀,地區局勢升溫。
以色列“暴揍”敘利亞,野心暗藏。7月14日起,以色列戰機多次掠過敘利亞南部邊境。空襲目標涵蓋大馬士革郊區軍事倉庫、防空陣地及疑似伊朗系武裝據點。衛星圖像顯示,部分區域建筑損毀面積超千平方米。
(一)領土企圖:借保護之名行侵占之實
以色列宣稱行動是為保護敘利亞南部德魯茲人。蘇韋達省油氣資源豐富,且是連接約旦與敘利亞內陸的要道。這與上世紀80年代以軍占領戈蘭高地的策略相似,都是以“安全需要”為由控制戰略要地。以色列國內德魯茲人約占總人口5%,議會選舉中該群體選票至關重要。地區層面,通過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可削弱其在戰后談判中的籌碼,鞏固以方在戈蘭高地的實際控制權。朱拉尼放棄抵抗,實屬無奈之舉。
(二)實力懸殊:武裝力量不堪一擊
朱拉尼領導的“敘利亞自由軍”南部分支,在空襲中損失20余輛皮卡戰車及3處彈藥庫。其麾下士兵多為平民出身,缺乏正規訓練,面對以軍現代化裝備毫無勝算。朱拉尼上臺后曾派代表訪美,希望獲得支持。但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戰略收縮,僅提供少量人道主義援助。以色列空襲時,土耳其也未表態支持,朱拉尼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二)11國入局,亂斗升級
7月17日,約旦、埃及等11國發表聯合聲明。內容包括:承認敘利亞主權完整;反對任何國家在敘境內采取軍事行動;呼吁通過政治對話解決沖突。
襲擊(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在聯合國安理會強調“中東事務應由中東國家自主決定”,這一表態被11國視為重要支持。以色列空襲范圍距約旦邊境僅30公里,約旦軍方緊急增兵至邊境地區。11國總人口超3億,經濟總量約2萬億美元。但其中8國未在敘利亞駐軍,軍事干預可能性低。伊朗未參與聲明,其在敘境內的武裝力量仍可能單獨對以軍采取報復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以色列行動違反《聯合國憲章》第2條關于主權平等的原則。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在安理會緊急會議上展示空襲前后對比照片,稱以方行為“構成戰爭罪”。
(三)行動支撐:實際舉措彰顯立場
俄軍在塔爾圖斯港的海軍基地進入戒備狀態,多架蘇-35戰機升空巡邏。中國向敘利亞提供的第三批人道主義物資于7月18日運抵大馬士革,包括200噸糧食和5000套醫療設備。敘利亞是“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的重要節點,其穩定關乎中國企業在敘投資安全。俄羅斯在敘擁有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這是俄地中海艦隊的重要保障。
1.局勢走向:多方角力下的不確定性
短期可能:沖突局部蔓延
(1)伊朗系武裝或在戈蘭高地附近襲擊以軍哨所。
(2)敘利亞政府軍可能在蘇韋達省展開地面清剿行動。
(3)美國或通過制裁施壓以色列減緩軍事行動。
朱拉尼(資料圖)
2.長期難題:政治和解之路漫長
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可以說當前的敘利亞都已經算美以的半個盟友了,結果還是遭到了以色列的迎頭痛擊。以色列六親不認,眼里只有利益,準盟友都炸。面對這樣的以色列,中東國家必然是人人自危,再不團結起來,只會被各個擊破,重蹈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覆轍。敘利亞國內教派矛盾深重,遜尼派與什葉派在戰后權力分配上分歧巨大。國際社會雖有17個國家參與和談,但尚未就憲法修訂方案達成一致。中國在安理會否決過3項涉及敘利亞領土分割的決議草案。俄羅斯明確表示,任何關于敘利亞聯邦制的提議都是“對其主權的破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