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相聲界的前輩,世家名門出身的常寶華去世后,黨旗蓋身、軍人抬棺。
反觀楊少華的葬禮現場,大兒子敲鑼、小兒子裝暈。
小兒子嘴里感謝的相聲三大家族,一個都沒來。
都是在相聲圈里耕耘幾十年的老人,不少網友表示,兩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7月9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去世,靈堂幾乎當天就準備好了。
出殯當日,現場的車隊陣容更是堪稱震撼,長長的車隊一眼望不到盡頭。
車隊里,勞斯萊斯、賓利、奔馳等一眾豪車依次排開,據現場目擊者統計,僅勞斯萊斯就至少有20輛。
靈堂之內,密密麻麻的都是花圈,地面上還有不少百元大鈔散落著,供桌之上更是擺放得滿滿當當,好幾條中華煙作為貢品。
送行之時,楊少華的親屬們更是情緒悲痛萬分。
小兒子楊議在葬禮上,以一場鼓樂表演送別父親,不過情緒太激動了,在鏡頭前幾乎暈倒,被抬出了靈堂,還上了熱搜。
長子在下葬時更是痛哭高喊“爸爸一路走好”,只是那聲音實在太大,在送葬隊伍中格外突兀,嚇了不少人一跳。
后來楊議在致辭時,還要現場前來悼念的人給他鼓掌,搞不懂葬禮為什么要鼓掌?
而且他還特別提到了三大家族侯家、馬家、常家的恩情,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現場并未見到這三大家族中任何一位代表出席。
反觀相聲界的另一位大前輩常寶華去世時的葬禮,則顯得低調了許多。沒有龐大的豪車車隊,沒有過于鋪張的布置,但卻令人格外尊敬。
雖說都是相聲界備受尊重的前輩,但是這差距有點太大了。
常寶華于2018年在北京逝世,他的追悼會沒有宏大的排場,是在八寶山大禮堂舉行的,但規格卻極高。
常寶華的靈柩覆蓋著黨旗,而且葬禮現場抬棺的也不是他自己的子孫,而是八名軍人,他們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透著莊嚴與肅穆。
著名主持人周煒、郭達更是身著軍裝出席,姜昆、侯耀華、蔡明等相聲及演藝界的知名人士也紛紛前來送別。
一個葬禮豪華卻爭議不斷,兒子看起來只想炒作;一個葬禮低調,卻集齊了各位大佬前來悼念。
造成這樣巨大差異的原因,追根究底,還是兩人本質上的出身不同。
常寶華出生于天津,父親是常氏相聲創始人,大哥是著名相聲演員,他可以說是出身于相聲世家。
因為家庭的原因,他很早就開啟了學藝之路,在茶社當學徒時便鉆研相聲技藝,9歲就登上舞臺表演。
1942年,才12歲的他就參演了《錦繡歌城》等電影。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與相聲大師馬三立關系不錯,1951年正式拜入馬三立門下,之后就進入了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在相聲圈混得風生水起。
他還曾赴朝鮮進行慰問演出,將相聲藝術帶到了異國他鄉的軍營中,回來之后他就參軍了,進入到文工團。
在藝術傳承上,他也毫不吝嗇,培養出了牛群、侯耀華等一眾優秀弟子。
而楊少華和常寶華比起來,真的就是泥腿子出身。
他出生于一個貧困家庭,很小的時候就輟學打工,為了生計,從事過擦鞋匠、撿煤核等各種雜活。
因經常去茶社聽相聲,才結識了常寶霆等相聲演員,后來拜郭榮起為師,但因為沒錢擺宴席,這也導致他早期在相聲界不被廣泛認可。
而且為了生存,他還需要一邊說相聲一邊打工,后來雖然被賞識,為馬三立、馬志明父子捧哏,但在相聲界,很多人還是不承認他的地位。
他是一點一點熬上來的,最后火遍全國。
這兩位老爺子晚年的生活也是不盡相同。
常寶華老爺子老了之后基本就不露面了,過著非常滋潤的生活,子孫也都十分有出息。
孫子常遠是開心麻花的知名演員,不管是知名度還是地位都是不低;孫女常思是優秀的花樣游泳運動員,在體育賽場上為國爭光。
而楊少華晚年卻沒能享受清閑,2024年起就頻繁出現在兒子的視頻里面,參與各種帶貨。
甚至在去世當天,94歲高齡的他還被安排參加餐館開業剪彩,當時天津氣溫高達35℃,他坐在輪椅上勉強完成了儀式。
回去之后社交賬號上還發布了老爺子拍攝的淀粉腸廣告,視頻中他表情痛苦,被網友質疑是被迫營業,不少網友批評其子女“榨干老人最后一滴血”。
子孫都有差別,所以不少網友都感慨結局不同是注定的。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