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陳柯旭
近日,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報道》記者暗訪甲醛檢測行業造假黑幕。150萬的報價里藏著145萬利潤;花150元不寄樣就能“定制”甲醛檢測報告;“母嬰級”甲醛治理數據人為造假……種種行業亂象讓人觸目驚心。
本是為了守護健康的甲醛檢測,卻成了不少人牟取暴利的工具。一方面,商家利用人們對甲醛危害的恐懼,制造“甲醛焦慮”,調高參數營造超標假象,讓人心惶惶;另一方面,以“假超標”騙取治理服務,隨意捏造檢測儀數據,誤導消費者。
一系列違規操作,只為從消費者口袋里賺取更多黑心錢。與其說是檢測甲醛,更像是一場毫無底線的騙錢鬧劇,玩弄消費者的健康與信任。
花錢買的安心,最后變成鬧心,消費信任不能淪為商家“搖錢樹”。本來滿心歡喜的等待檢測,期待早日入住,換來的卻是虛假的結果和無效的治理,不僅讓消費者的錢財打了水漂,而且“隱形殺手”隱患依舊侵蝕著家人的健康安全。
造假無底線,害人終害己。整治行業亂象,監管部門必須重拳出擊,用嚴格的監管和法律的制裁,讓甲醛檢測行業回歸正軌,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只有這樣,消費者才能真正買得安心,住得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