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轟”地一下撕開夜空那會,基輔的老百姓看到的哪是什么曙光啊,分明就是俄軍打過來的毀滅之光,瞅著就讓人心驚膽戰的。
就說2025年7月21號這個雨夜吧,俄羅斯空天軍頭一回大規模出動蘇 - 35戰斗機去搞空對地打擊,好家伙,這場折騰了好幾年的沖突,這下又有新變化了。
烏克蘭軍方大半夜發的戰報,那說得神乎其神的。說有450個來襲目標,還號稱擊落了224架無人機、5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4枚“口徑”巡航導彈和14枚Kh - 101巡航導彈,甚至還說對36枚各種導彈實現了100%攔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再把鏡頭轉到基輔無線電廠,那可是戰略級的軍工設施啊,結果現在它那些精密的車間全燒成一片焦土了,地下掩體也在濃煙里沒法用了。嘿,這可不就是俄軍之前說要重點打擊的目標嘛。
蘇 - 35戰機配上Kh - 59導彈這種搭配,仔細琢磨琢磨,還挺有意思的。這蘇 - 35以前俄媒都夸它是“制空之王”,是四代半的戰機呢,它上面配的“雪豹”相控陣雷達,本來是用來在空中找敵機的,現在可好,都用來鎖定地面上的工廠了。
想當年,2022年的時候,這蘇 - 35一天能打下四架烏軍戰機,多威風啊,可現在呢,都得兼職當“炸彈卡車”了,這也能看出來俄軍精確制導武器可能不夠用,有點緊張的樣子。
不過話說回來,俄軍這次打擊可不是瞎打一氣的。像基輔無線電廠的防空系統生產線、哈爾科夫的航空燃料儲備庫、伊萬諾 - 弗蘭科夫斯克的彈藥改造中心,這些被明確點出來的目標,那可都是沖著烏克蘭軍工的命根子去的。
就連地鐵站這種老百姓用的設施都遭到襲擊了,這也能看出來,雙方為了搶戰略通道的控制權,那競爭都白熱化了。
基輔上空下著大雨,這雨啊,倒是把一部分火給澆滅了,可也把烏軍防空體系的大毛病給暴露出來了。在能見度不到300米的這種極端天氣下,伊朗造的“小摩托”無人機像蜂群一樣飛過來,烏軍防空部隊的防空導彈就跟瞎了似的,高射炮打出的彈幕也是亂打一通,就跟盲人摸象沒啥區別。這大概就能解釋為啥戰報里會出現什么“靠電子干擾擊落203架無人機”這種神乎其神的說法了。
北約給的愛國者導彈系統都快用完了,烏軍現在的防空手段,都快退回到用高射機槍和單兵導彈這種原始的防御方式了。
再看俄軍這邊,從黑海艦隊發射“口徑”巡航導彈,到米格 - 31K投射“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多維度的打擊體系已經弄好了。你看,連蘇 - 35這種制空的王牌戰機都去搞對地攻擊了,這明顯就是俄軍要借著空中優勢發動最后的總攻了。
這個被火光映得通紅的雨夜,說不定真就成了這場戰爭局勢的轉折點了。
基輔無線電廠燒的可不只是廠房設備啊,那可是烏克蘭軍工自主發展的最后一點希望;蘇 - 35發射Kh - 59導彈劃破夜空的那聲呼嘯,這既是俄軍戰略調整吹響的號角,也像是給現代戰爭形態變得越來越怪敲的一記警鐘。
當空中優勢直接變成對地面的毀滅性打擊,這場沖突真的是在重新寫傳統戰爭的那些規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